|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省两会,我建议恢复部分较大乡镇高中阶段学校,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严格落实禁止用手机布置课后作业相关规定,支持灵台煤电化产业发展,支持皇甫谧针灸文化申报国家非遗文化产业园加快中医康养产业发展。”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甘肃省人大代表、宏林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宏林一直关注着乡村教育和地方产业发展。
从2004年起,马宏林连任省十三、十四届,平凉市二届、三届、四届、五届人大代表。他说,当选人大代表,是群众和市、县人大代表给予的信任和期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上世纪90年代末,马宏林从窑洞种植平菇起步,到现在发展为占地45亩、总投资280万元、年产20万吨的食用菌基地,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成为当地有名的食用菌种植能手,并积极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倾心传授种植技术和经验。
2019年,灵台县人大常委会组建专业型人大代表小组,马宏林被推荐为县农业产业代表小组蔬菜产业课题小组成员。四年多来,他积极参加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指导服务、视察调研、观摩交流、致富经验宣讲等活动,为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搭建平台。
“为发展建言、为群众代言。”马宏林有着执着而又坚定的“代表心得”。为了提出一条好建议,他深入实地,走到群众身边问计问策。当代表十九年,马宏林共提出建议30余条。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领衔提出“关于加快推进灵台矿区煤电化产业发展”的建议,2023年7月11日,省发改委进行了答复。目前,安家庄、唐家河煤矿已通过评审,邵寨煤矿已于今年7月获得生产能力核增批复,产能由120万吨/年核增至240万吨/年,其他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群众的事无小事,要当代表就得管闲事,这样才能让群众信服。”马宏林说。同村一名离异村民,日子一直过得不如意,精神状态萎靡,为人处世偏激。马宏林多次上门疏导情绪,不仅帮助这名村民解开了心里的疙瘩,还将村民吸收到自己的平菇大棚务工增加收入,使这位村民逐渐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长期在马宏林食用菌基地干活的李玉秀老人,儿子患病在家,行动不便,两个双胞胎孙女便是老人的希望。去年,大孙女孔丹凤高考成绩优异,李玉秀老人在欣喜之余又因为孙女填报志愿和筹集学费焦虑发愁。马宏林看见老人紧锁的眉头,主动上门沟通,详谈得知孩子想当教师,便帮孔丹凤筛选志愿,推荐她选择西北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并告知她们国家有困难大学生入学资助金一万元的政策,老人一家喜不自禁。随后,经过马宏林多方咨询联系帮助,孔丹凤顺利申请到了助学金,终安心入学。李玉秀老人感激地说:“是马代表帮助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无论大大小小的事,群众都愿意找马宏林,说他是个“热心人”。马宏林说:“是人大代表这个身份赋予了我联系群众的责任,群众的期望就是我履职的动力。”
(甘肃工人报记者胡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