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扳手、螺丝刀、手电筒……2月7日24时,刚完成作业布置的陈湘紧锣密鼓地着手准备工具材料。原来,当晚即将进入广西南宁动车所检修库的2662-00动车组,底部的BTM天线在运行中受到冰雪灾害影响有所磨损,国铁南宁局南宁电务段南宁动车车载设备检测工区副工长陈湘和他的工友需要迅速准确地更换受损的BTM天线,因为它是传递列车前方线路信息的重要设备,与列车安全行驶息息相关。
南宁动车所检修库内有一群专门守护动车“神经中枢”的“脑科专家”,春运期间,他们对动车车载设备精准把脉、及时施治,只为确保动车组安全出库。陈湘和他的工友正是这群特殊的“脑科专家”。
一个小时过去,BTM天线已重装完毕,紧接着,陈湘马上进入司机驾驶室进行设备试验,直至核实设备状态一切正常。
设备隐患处置大多是要解决难啃的“硬骨头”问题,每每遇到棘手的隐患,工友也总爱向陈湘求助。“工长,2404-00动车组设备开机异常。”突然,对讲机传来工友廖金玲的声音。“收到,我现在过去支援。”刚更换完BTM天线的他,又转身去下一个作业点。
春运以来,工区每晚大约需要维修50组动车组,相比平时增加了20多组。“当下正值旅客出行高峰,而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满足旅客出行需求,为平安春运护航。”除了处理设备隐患,生产任务紧张时,陈湘还会主动要求进班参与常态化设备维修试验工作。也正因如此,常常一个夜班结束,他的运动步数总能在微信排行中位于前列。
今年的春运对陈湘和工友而言,无疑是一场任务艰巨的挑战,除了任务量增加,生产组织也迎来了新模式。“去年,单位对ATP、CIR设备维修岗位实行了专业融合,这是我们改革后迎来的首次春运,同时也是对我们改革成果的重要检验。”陈湘介绍道。ATP和CIR设备是动车组安全运行的核心设备,被喻为动车的“千里眼”“顺风耳”,重要性不言而喻。
专业融合,最是考验作业品质和个人效率。作业中,陈湘时而在车底,时而在车顶,各类设备的参数标准他都牢记在心。“检查螺丝是否紧固,板件显示是否正常,这些流程越是熟悉,越是不能掉以轻心。”而他作为车间首批持有双岗作业证的人员之一,在维修作业中,也逐渐摸索出一套实用的方法。“转储LKJ数据,通常需要等待5分钟左右才能完成数据拷贝,我利用这段空闲时间进行CIR设备试验,作业流程互不干扰,也没有缺项漏项。”有了这套方法,作业人员每晚至少能节约40分钟,在分秒必争的春运维修战中,这些时间显得尤其可贵。
动车所检修库就像陈湘日复一日守护的据点,他就是这里迎来送往的安全员,近十年中,他所维修的动车组在线上运行时从未发生过责任故障。“我希望出库的每一组动车都能载着乘客安全抵达目的地,继续延续这份安全成绩。”春运伊始,陈湘又一次许下了新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