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月5日,内蒙古鄂托克旗再迎降雪,漫天的雪花把轨枕盖得严严实实。凌晨2时25分,包头西车辆段动态检测车间乌海工区的5名“夜行者”们整装待发。按照计划,电器钳工们要利用当晚的“天窗”时间,对包兰线碱柜上行的THDS设备进行检修。
安装在铁路轨边的THDS设备是探测车辆轴温的“温度计”,室内动态检车员需要通过它来对千里之外的车辆轴温进行实时探测跟踪,快速判断出车辆的健康状况。由于春运期间列车运转周期加快,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工区加密了深夜的巡检频次。
2时30分,在仔细检查检修工具、整理好防寒着装后,一行人便顶着风雪驱车出发了。从工区到检修点需要1个多小时的车程,途中他们要穿过一条满是坑洼、已经结冰的小路,稍不注意汽车便会打滑陷入旁边的雪坑中,为此司机郝行丝毫不敢有一点懈怠,双眼紧盯着前方的道路。
3时50分,抵达作业现场后,动态检测车间乌海工区工长魏捷看着远处白皑皑的小路皱着眉头说:“之前咱们压出的便道已经被雪覆盖了,我在前面带路,大家跟紧了,注意脚下。”魏捷在前面踩着“雪壳子”,一深一浅地向探测站走去,一边走一边用腿扫,快速开辟出一条行走的路线,20多分钟后一行人终于抵达探测站,魏捷也早已气喘吁吁,脸上挂满了汗珠,双手也被冻得通红。
4时25分,“天窗”维修命令正式下达,“夜行者”们需要在有限的“天窗”时间里对设备的18个大项80多个关键点进行检查。当天,碱柜站气温低至零下15摄氏度,持续的低温和恶劣的天气也对“夜行者”们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卡轨器螺栓紧固无松动、探头箱箱体不受石渣挤压……”大家有序的对周围积雪进行清扫、对设备各项点进行逐一检查。为了方便梳理复杂的排线,作业人员只能戴一双薄手套,不一会手就被冻僵了。
“邻线有列车接近……”突然,对讲机传来驻站联络员的声音。于是,一行人急忙下道进行避让。不一会远方便传来列车鸣笛声,四周也在机车大灯的映衬下更显黑暗。
冬季昼夜温差大,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也随之变大,各项检查都马虎不得。“魏工,探头仰角有误差!”5时12分,张鹏飞在检查时急忙和一旁的魏捷说道。于是,二人便半跪在雪地里,根据校准架上的激光位置仔细调整着探头方位,很快故障就被解决了。此时,二人的裤腿早已被积雪浸湿,汗水也顺着额头滑落至衣领,寒风一吹,两人不禁缩了缩脖子。
6时15分,在紧张忙碌了近2个小时后,几人终于赶在“天窗”结束前完成了所有设备的检修,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迈着坚毅的步伐向着抢修车走去。(王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