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回复: 0

“让爸妈尝尝我种的粮”

发表于 2024-2-11 09:59: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河南日报记者 孟向东 王娟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栀子

2月6日,春节临近,在内乡县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一群年轻人操作着无人机、手机,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这季小麦播种相对往年晚了一点,我们正在结合田间计数和无人机扫描调查现在小麦的亩均茎蘖数,好制订接下来的管理计划。”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负责人吴祖坤停下手中的工作说道。

忙活了一年,这群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新农人”下班后也急切地准备着返乡礼品。

“我能把自己带回去,父母就很开心。”吴祖坤笑着说。带领一个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优秀团队,吴祖坤一年只能回家一次,他的父母早就翘首以待。

2021年,内乡县联手牧原集团,合力打造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县政府负责土地集中整合,牧原集团下属的牧原农业发展公司负责托管经营土地,主要是运用种养循环模式、结合现代农业科技进行农业生产。新农业需要“新农人”,一群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全国各地走进牧原,加入这支队伍,“青年大学生农民团队”就此诞生。

如何利用品种、水肥、管理等优势,让岗坡丘陵地实现高产?如何提高水肥的利用率?如何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的高效循环……

吴祖坤和团队的新农人们一起在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大胆探索,寻找强农之路。

他们积极引入无人机多光谱扫描技术以及田间信息监测系统,结合实验分析不断优化农事管理,从植物营养、土壤结构、肥料利用等各方面努力,提升人效和物效。

他们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不断优化水肥管理。从种子萌发到最后的腊熟脱水,他们对小麦的每个生长阶段都认真进行记录分析,用无人机监测苗情,不断提升农业种植效果。

“2023年示范区秋粮亩产比项目实施前高出20%。按照我们近两年的种植和管理模式,2024年,我们要力争实现‘吨粮田’的目标!”团队成员、来自贵州的罗小艺说,“我要把自己种的粮食带回去,让爸妈尝尝。”

“我们的粮食越种越好,原来不看好大学生种地的人,如今对我们刮目相看。这些成果就是我们带回家最好的礼物!”吴祖坤说着,满眼欣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