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回复: 0

龙的雏形长啥样?一文带你领略龙形象的古今变化

发表于 2024-2-15 09:36: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具有原始龙形象的文物遗迹,据考证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到了距今7000年至55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结合马、蛇、鳄鱼等不同动物形象更为直观的龙的形象开始出现。

  早期龙的形象简单抽象,不同地域的龙形象局部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中,龙的形象有马首特征;黄河流域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龙形图案整体则与鳄鱼十分接近。

  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中华文明经过早期发展,各地交流开始频繁,龙形象也出现了明显的融合特点。

  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的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距今4300年左右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这只彩绘龙纹陶盘上,龙的样貌更加丰富神奇,一头双身,盘曲如蛇,长颌方嘴,两排牙齿似鳄,耳朵圆角像熊,身上鳞斑如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 高江涛:龙形象发展到陶寺文化时候,它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它呈现一种集合多种动物的形象的这样一个特征,或者说灵兽的集合体,形成创造出来一个在现实中不存在的新的形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陶寺的龙很有可能是我们说的真正意义上的龙的雏形。

  在相隔百年出土的这几只陶盘上,龙的头部还出现了宽阔前额这种后世龙常见的特征。

  从众邦林立的古国时代,进入王朝形成的夏商周时期,龙的形象在不断创新融合中从多元走向一体,也逐渐由简入繁,更加艺术化。商代殷墟出土的玉龙,方脸长出了两只角,大量青铜器上的刻画的龙形或者夔龙纹,也更加丰富精美华丽,逐渐成为等级和权力的象征。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华夏大地走向一统,龙的形象出现相对规范和定型的趋势。汉代的龙,四足特征明显,体形更加健美。

  到了隋唐时期,龙的形象发展趋向成熟,龙的姿态奔放雄健。这时期的鎏金铁芯铜龙,长颈巨首,两爪向上,两爪着地,S形曲身作腾飞状,再现盛世的昂扬、自信。宋元时期,龙形更为洒脱,已经差不多形成如今龙的形象。

  到了明清时期,龙形象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装饰、刺绣等各个领域。在各种神话传说与文学作品中,龙的精神含义也更加丰富,它遨游天地海洋,拥有超凡力量,带来风调雨顺,成为国泰民安、繁荣兴旺的精神希冀和文化象征。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 董良言 姚杰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