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龙健康
春节是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的高峰期,不过,当前,冬季呼吸道疾病依然频发,不少节假期间感冒、发烧的民众在还能不能喝酒?“头孢就酒,说走就走”,真的这么可怕吗?
“头孢就酒”为何会导致“说走就走”?
这首先要从酒精(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说起:正常情况下,酒精进入人体后,约有10%左右会随着呼吸、尿液及汗液等以原形排出;其余则需要在各种酶的不断催化下“变身”,最终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如果乙醇在“变身”过程中遇到阻碍,即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不能由乙醛代谢成乙酸,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当血中乙醛浓度升高5-10倍会出现乙醛蓄积综合征即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会致人死亡。虽然到不了“说走就走”的程度,但还是有“走”的可能。
所有头孢类药物遇到酒精都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吗?
答案是否定的。
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的头孢类药物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尼西、头孢替安、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啶、头孢替坦、头孢克洛、拉氧头孢等。其中以头孢哌酮的发生率最高。
部分非头孢类药物也对乙醇代谢有抑制作用,从而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如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故当使用这些药物期间也应注意避免接触乙醇。
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克肟因其分子结构中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理论上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如何避免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如果首先接触的是含甲硫四氮唑基团或抑制乙醇代谢的药物,需要等待药物5个半衰期的时间,不同药物半衰期不相同,保险起见,建议接触药物3-5天后再接触乙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