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伟波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顾名思义,这一节气前后,天气回暖,雨水逐渐增多。雨水节气养生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雨水节气,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乍暖还寒,正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的时候,这是古人根据气候特点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也容易传播,需要注意预防感冒等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儿童也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这些情况均需防范。这一时节,人们容易“春困”,需注意劳逸结合;在运动方面,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舒缓的锻炼方式。
春捂:很多人为预防“倒春寒”就会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得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健脾祛湿: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降雨量会逐渐增加,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比如芡实莲子苡仁汤。
睡前养护阳气:在睡觉前通过按摩腹部来养护自己的阳气。具体方法: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即可。一来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二来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有利睡眠质量。还有一个方法是“提肛”,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下降。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同时保持肝气调和顺畅,饮食上尽量少食辛辣,多吃新鲜蔬菜,少酸多甜。雨水节气还要谨防受凉,少食生冷之物。此时气候仍然较为阴冷,可以多吃应季美食:春笋、荠菜、山药、胡萝卜、豆芽、爆米花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