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起重机吊着集装箱往来穿梭,工作人员盯着电脑仔细与物流公司核对货品、集装箱数……2月21日,怀化国际陆港内一派繁忙景象。
春节期间,怀化国际陆港“不打烊”。中老班列每天装载灯具、五金等货品,从这里出发,跨出国门。与此同时,装载着来自老挝、泰国的木薯淀粉,通过中老班列运至此处,再发往全国。
怀化西编组站是湘西铁路枢纽节点,也是怀化国际陆港“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每天,来自沪昆、焦柳、渝怀线等方向的列车在这里中转、集散。“我们对南来北往的列车‘穿针引线’、重新编组,将这些班列及春运物资整装发往各地。”怀化电务段怀西驼峰车间主任吕飞介绍。
7点50分,“天窗”命令下达。信号工唐登峰和工友肩背工具包、手拿万用表,进入驼峰场开始作业。“解体后的车厢在重力和驼峰坡度作用下能自己‘溜铁轨’。但如何让他们找到自己要去的轨道,就要靠钢轨上的感应装置了。控制道岔自动调整股道,先得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上编制指令。”
春节以来,列车在这里源源不断解编运往全国各地,起着列车溜放“方向盘”作用的电务设备日转换次数随之增加,日操纵量最高近百次。
检修工作也繁重了许多。“你们听,有‘嗞嗞’声!”唐登峰迅速俯身贴近转辙机倾听,敏锐察觉到出道岔的异样。“滴油器视窗漏风了!”只见他娴熟地将调压手阀风压开关拧紧,再将漏风处密封螺丝紧固,来回试验良好才停下手。
寒风瑟瑟,地面被昨晚的冻雨打湿。唐登峰和工友们仿佛忘记了寒冷,认真巡视着沿途信号设备,时而蹲下触摸检查,时而弯腰用刮刀清扫,时而用棉纱擦拭。不一会儿,额头就渗出滴滴汗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