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劳模工匠送诊上门让企业脱困发展
处于困境的企业,在劳模工匠帮助下不仅能更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还可能以此为契机利用智力资源拓宽发展通道
具体实践中,在企业开办、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跟踪式、保姆式服务,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技能不足、人才智力保障不够、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等困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慧保障
日前,上海工匠、上海市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周耀斌的到来,给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吃下了定心丸。该企业正在进行生产许可证申报,时间紧迫。在周耀斌的帮助下,难题迎刃而解。有了他的保驾护航,该企业至少提前一个月拿到生产许可证。
跟这家企业一样,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在办理相关工商、税务、行政等企业证件时,因不熟悉政策、不了解流程而影响工作效率,还有在转型升级关口,遇到技术、理念和人才等方面的拦路虎。不少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资金、技术方面的,而是人才、智力方面的,希望获得相应解决方案。若没有外力辅助,很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以及可持续发展。
比如,有的中小企业受信息不畅和人才瓶颈的限制,面临技术研发、技能攻关和工艺改进等方面的难题,直接影响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上门为企业问诊,提供解决方案,具有雪中送炭的作用。
当前,有的地方组织开展了“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劳模工匠是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能够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把企业面临的实际难题比作疾病的话,那么这些劳模工匠无疑扮演着专业医生的角色。点子与技能属于不可多得的生产力,能够持续创造价值和财富。处于困境的企业,在劳模工匠帮助下不仅能更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还可能以此为契机利用智力资源拓宽发展通道。
针对企业的所急所盼所需,精准匹配和安排帮扶力量,组团为企业排忧,解决最现实、最急迫、最具体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具体实践中,在企业开办、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跟踪式、保姆式服务,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技能不足、人才智力保障不够、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等困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慧保障。可以及时满足企业需求、提供“技术问诊”,并主动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此,既能帮助企业快速走出困境,又能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助企纾困的有力措施。从送技术到送服务再到送培训,实现精准帮扶,措施就会事半功倍。
在各地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背景下,实施送诊上门式助企纾困举措,对于如何更好服务企业带来了一定启示。一方面,为企业服务要主动下沉力量,搭建网络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广泛收集企业需求和困难,让服务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既满足企业的普遍性诉求,也注重对个性化问题的解决。
各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时,不妨结合当地实际和企业情况,多推行送诊上门式服务。(唐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