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拉巴次仁
“今晚的作业任务重、时间紧,我们要在‘天窗’点内完成林芝站11、13、15号道岔的起道捣固维修任务,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2月27日晚17时50分,在拉林铁路林芝站站台,青藏集团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林芝维修工区职工整齐列队,工长李坤在进行作业前作交代。
18时整,“天窗”命令下达,12名职工拿着工机具,排队进入防护栅栏直奔岔区。
林芝综合维修工区管辖着拉林铁路41.9公里正线、6条安全线、34条股道线路及45组道岔的日常养护任务,工区22名职工,平均年龄26岁,是一个年轻的集体。由于工区日常作业都在夜间列车停运的“天窗”时间进行,维修工区职工笑称自己为“猫头鹰”。
当晚,维修工区职工对林芝站客车径路3组道岔进行起道、捣固作业,整治线路高低不平、轨距几何尺寸不达标以及坑洼、空吊板、低接头等病害,以保证线路平顺性和旅客列车平稳运行。
到达11号道岔处,按照事先分工,立即开始检查测量,李坤手执道尺,在逐段测量岔区线路轨距、水平,并在轨枕写下每个测量数据。紧随其后的青工苏立明按照要求,很快扒好镐窝放好起道器,青工刘宁则开始用道尺测量起道量。
“先基准轨、后对面轨,大家要加快速度,给后面的捣固留出充足时间。”测量完起道量,在距起道器20m处,李坤俯身在基准轨上,仔细查看钢轨头部下颚水平延长线高低情况。随着他的手势,几台压机同时作业,起道很快结束。
起道完毕,4台威克捣固机同时发动。“下镐位置、角度、捣固时间一定要一致。”李坤大声叮嘱。随着捣固机冲击镐有节奏地起起落落,现场机声轰隆、尘土飞扬,道床被不断捣固夯实。
21时,沉沉夜色中,维修工区职工们带着工机具,再次整齐列队走向13号道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