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济宁183个项目集中开工,呈现出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特征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高峰 孟一
2月26日上午,2024年春季济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济宁高新区长城重工新能源工程机械项目现场拉开大幕。随着全市183个、总投资1488亿元的重大项目同时按下“启动键”,新一轮“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建设春潮,瞬间涌动孔孟大地。
同一时刻、不同场地,除济宁高新区主会场外,各县(市、区)也同时吹响了项目开工建设的“冲锋号”:金乡县开工项目17个,总投资256.1亿元;兖州区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142.6亿元;任城区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108.9亿元;曲阜市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88.8亿元……根据统计,此次开工项目涵盖“十强”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行业领域,总体呈现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特点,必将为济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在主会场开工的长城重工新能源工程机械项目是长城集团第二个总部基地、总投资116亿元,建成后可年产挖掘机、装载机、矿用车整机5万台,年产值达到680亿元,税收20亿元。
“长城重工新能源工程机械项目达产后,可直接拉动济宁市‘四轮一带’、结构件、液压件等配套企业产值增加,同时填补区域工程机械产业缺少‘绿色动力系统、智能化系统’的空白。”谈到新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长城重工有限公司总裁郭栋直言,工程机械是长城基于新能源森林生态体系选定的一个重大战略点,其“以绿智技术驱动工程机械领域产业变革”的项目定位恰与济宁“制造强市”的建设目标不谋而合。在不远的将来,长城重工将在为用户提供新能源智能装备、矿山数智化服务、矿山运营服务的同时,不断为济宁工程机械注入绿色能源、装上动力系统,推动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整体升级。
如果说,长城重工与济宁双向奔赴的背后,是济宁制造业向新、向绿发展的宝贵契机,那么,山东华付AI(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则将济宁带上AI产业的潮头。这一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将主要建设济宁智算中心、华付AI解决方案中心、华付AI生产中心三大板块,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完成税收1000万元以上。深圳华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欢表示,“今后将持续在济宁高新区扩大投资,并围绕人工智能算力产业链,将更多算力服务、人工智能企业吸引到济宁高新区,隆起鲁西南人工智能高地。”
“开工仪式的举行只是开始,为高质量服务项目建设,济宁高新区建立了‘区级领导+专班+指挥部’协调推进体系,实施重点项目清单式管理,建立重点项目‘在建、开工、前期’三张清单,‘红黄蓝’分类细化推进路径,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服务、闭环管理。目前,17个开工项目已全部办好立项、用地等要件手续。”济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亚栋表示,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以本次集中开工为新起点,紧盯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按期竣工率、投产达效率等关键指标,对集中开工项目全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如今,济宁各县(市、区)都已拿出符合自身客观实际的方式方法,全方位保障项目建设。
号角阵阵、时不我待。站在新的起点上,济宁全市上下将锚定“三争四敢抓落实、乘势而上再突破”目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崛起,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服务、更大的格局,奋楫扬帆再出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