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回复: 0

正视新职业背后的新需求

发表于 2024-3-7 16:08: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正视新职业背后的新需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了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标准明确,年满16周岁、对长期照护工作感兴趣均可申报,无性别和学历要求。同时,相关职业均可通过规范培训合格后申报相应等级长期照护师的职业认定。(3月6日《经济参考报》)

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当这个“宝”逐渐失去自理能力,坐卧起居、吃喝拉撒全赖他人照顾时,单就请护理人员,对于儿女来说就是一件天大的烦心事。别说经济条件不许可,就算“不差钱”,也未必能找到一个让长者称心、家属放心的护理人员。倘若对方干得不开心,中途收拾包袱走人,仅仅重新找人的空档期就让人头疼不已。要知道,时下大多数护理人员也只是“理”——喂喂饭菜、搞搞清洁,至于“护”——医疗护理、心理照护则无从谈起。

长期照护师,仅听这个名字,就让人心生期待。不但能全方位照护老人,还长期坚持在岗,对于失能老人和家属来说,这一新职业直击失能老人照护两大痛点,善莫大焉。拉阔视野,从家到国,其意义可从一组数字中窥斑:据权威部门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按照国际惯例,每3位老人需要1名护理人员。老龄化不断加深,失能老人规模持续加大,对护理需求越来越多,照护行业扩容提质,已呈燃眉之势。

大家都想知道,长期照护师能否“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恐怕还有点距离。按照制度设计,长期照护师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员等人群提供相关服务。也就是说,长期照护师服务于某一特定人群。在这段描述中,跳出一个公众尚未耳熟能详的概念:长期护理保险,它又是啥?一句话,它是专为失能老人设置的险种。2016年6月起,在承德、长春等城市开始试点;2020年5月,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大到49个。截至2022年底,长护险参保人数达到1.69亿,累计195万人享受待遇。作为试点城市,广州于今年年初印发《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将此项工作纳入制度轨道。

无论是参保面,还是受益面,处于试点探路状态的长护险,都还没能与老龄化速度相匹配。从劈山开路中找到路径、从他山之石中攻己身之玉,推动长护险制度尽快在更大范围内铺开,不断满足老龄化社会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照护需求,势在必行。努力把长期照护的人才队伍建立起来,把照护失能老人的功能发挥出来,让大家看到长护险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自然会用腰包投票,支持长护险;长护险的池子大了、水多了,自然可以养更多、更大的“鱼儿”,也就不愁人才短缺、发展乏力了。

长期照护师与长护险同向偕行、相互勉励,就一定能相互成就、造福公众。(练洪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