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的赔偿金到账了,感谢区总工会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为我提供法律援助,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近日,李某收到赔偿金后,立即向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职工服务中心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赠送锦旗,表达谢意。
李某在罗庄区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润滑油销售工作,该公司一直没与李某签订劳动合同,也没给李某缴纳社会保险。无奈,李某提出离职,并到罗庄区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援助。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指派援助律师王倩办理该案件。经过沟通,李某与罗庄区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罗庄区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一次性支付给李某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30000元。
近年来,罗庄区总工会狠抓工会法律服务实体化建设,联合区司法局、区法院、区人社局,健全“三级一线统揽、五制闭环服务”工作机制,打造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在身边、化解在源头”工作品牌。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摸排、变资源分散为协同作战,为困难职工提供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用实际行动增强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硬实力”,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有效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得到全区广大职工的称赞。
建立“线上+线下”法律援助服务平台,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线下,活动多样,把握“尊法守法·携手筑梦”“12.4”宪法宣传周、女职工维权月、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节点,精选《工会法》《山东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山东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等重点内容,组织法律志愿服务团队采取现场咨询、法规宣讲、答疑解惑等方法,实现法律知识、维权政策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社区,实现互动式宣教。近年来,累计开展法律讲座125场,服务职工2万余人次。线上,设立专栏,在“罗庄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设立“普法宣传”和“以案说法”等栏目,通过剖析身边典型案例提升普法宣传效果;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答题、法律知识有奖回复等活动,增加普法教育的吸引力,提升职工法律素养。
“监督+检查”,打造立体化法治体检格局。重专业,签约组建了一支由20名专业律师组成的服务团队,每年列支专项工作经费。重检查,大力开展以集体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和安全生产为重点的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开展法治体检,及时发现劳动关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帮助企业规范劳动用工,防范法律风险。重防范,综合运用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建议书等制度、劳动用工法律体检等手段,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73余条。借助“法治体检”服务活动,建立长效联系和定期回访渠道,动态了解掌握劳动用工状况及困难问题,针对常见多发矛盾纠纷做好分析研判和预警预防。
“调解+仲裁”,强化多元预防化解格局。推进协商调解,组织律师志愿者围绕认定劳动关系、拖欠劳动报酬、等多发争议事项,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用工方开展沟通协商,提升职工维权话语权。在人社局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设立“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人社局负责日常管理、业务指导、提供案源,工会负责裁前调解、裁中援助、裁后引导,形成劳动争议预防预警、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近年来,累计通过调裁联防联控,受理维权案件756起,挽回职工经济损失1135万元。
“三级+五线”,形成精准化法律援助格局。针对职工维权过程中存在的法律知识欠缺、维权力量分散、处于弱势地位等问题,创新推出了“三级一线统揽、五制闭环服务”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机制,打造“宣传教育、咨询、调解、仲裁、诉调”服务链条,让职工“维权有门、依法维权”。“三级一线”即健全企业法律援助服务点、街道(镇)法律援助服务站、全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三级法律服务网络,职工人数100人以上的企业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点,各街镇依托司法所设立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站;“五制闭环”即与人社、司法、法院等部门共享资源、互通信息,形成诉求反应-联席联办-诉调对接-跟踪回访-服务保障五制闭环式一体化工作格局,实现 “有求必应、应援尽援”。近年来,共受理职工维权案件1376起,追回工资或赔偿金1895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