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回复: 0

共同创造绿色低碳未来

发表于 2024-3-9 10:23: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会场连线·专家解读】

  作者:王海燕(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这意味着,加快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不仅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们在迈向低碳生活的道路上仍面临一些问题:居民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具体场景和行为方式缺少深入了解;产品低碳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市场上披露碳排放信息的产品少,标准不统一,居民难以比较、判断和选择;引导绿色低碳生活的政策体系不健全,碳普惠机制“多而散”,对居民个体采取低碳生活方式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为此,要加强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顶层设计。加快制定生活行为和产品的碳排放标准,提升碳标签等碳排放信息披露的权威性和可比性。充分利用碳标签等信息披露制度丰富碳普惠场景,实现碳普惠多平台和区域对接互认,设计碳普惠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联动机制,实现碳标签、碳普惠平台、个人碳排放权交易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励居民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居民群体存在巨大差异,心理因素、人口因素、教育水平和收入等个人因素,家庭结构、规模和家庭物权等家庭因素,社会规范、地理位置、气候等社会和自然因素,都会对居民碳排放产生影响。社区治理可以更加积极灵活、更有针对性和弹性,应采取更适合当地的宣传教育方式,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社会规范,加速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此外,还要实施低碳全流程管理,提升居民采取低碳生活方式的便利性,实现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绿色低碳化良性互动。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倒逼生产的绿色低碳化。同样,作为生产端的企业做好充分的设计,也可以提升居民生活方式的低碳程度和便利程度。

  在全民互联的时代,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大众宣传,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人们真正认识到碳排放的危害,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才是低碳的,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居民低碳消费意愿,共同走向低碳生活的美好未来。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9日 1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