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回复: 0

“与其四处‘挖人’,不如自主培养”

发表于 2024-3-10 20:15: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北京3月9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徐新星 陈晓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说起企业之间的“挖人”现象,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配套分厂精密车间党支部书记、马恒昌小组第十八任组长马兵代表感叹:“一些企业不注重技能人才自主培养,不去种树,只想摘果子,长此以往只会导致技能人才越‘挖’越少。”


来自全国总工会的调研显示,非公企业在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方面存在投入不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比如,职工技能竞赛参与度低,一定程度上导致非公企业产业工人整体技能素质不高。分析指出,一些民营企业之所以不愿自主培育技能人才,是认为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易跳槽,还不如直接“搭便车”“找现成的”,这也导致一些职工感到技能提升渠道不足。


对此,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京华委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更加重视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问题,加大投入,制定相应政策和规划,明确非公企业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目标和方向,通过优惠税收、补贴奖励等方式,鼓励非公企业加大对职工培训的投入。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工会及社会组织,在年度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安排一定比例适合非公企业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水平评价活动,激发非公企业职工学习和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企业引入人才、人才自主流动都是正常现象。不过,关键是要不断完善留才、助才的政策体系,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更舒心,否则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九牧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林孝发委员表示。


林孝发委员分享了企业在培育和服务技能人才方面的探索。在技能人才培养上,九牧集团实行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种方式,并完善内部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制度,让人才“走进来”“留下来”。企业在泉州等地建设了上千套人才房,解决了人才的基本生活需求。


“与其四处‘挖人’,不如自主培养。”多位代表委员呼吁,作为用人主体,企业应该立足长远,积极担负起技能人才培育的主体责任,改变重“挖人”轻培养、重学历轻技能、重设备轻技工等理念,建立完善的选育用留机制,不断壮大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