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发表于 2024-3-12 16:52: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全国两会已经落下帷幕,但很多话题仍然热度不减。比如,人工智能。

看两会,读报告,要善于发现新变化,找到时代的风向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互联网+’”。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出现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全新表述。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一个词组的迭代,背后是时代的瞬息万变。当AI机器人ChatGPT突飞猛进,当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迎面而来,人工智能的风吹向了越来越多角落,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科技汹涌的浪潮。

在趋势判断上,国家层面总是更加敏锐。在全国两会的时机,以政府工作报告的名义,提倡“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这次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建议: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此应对全球AI“系统性竞争”。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认为,大模型发展已不单纯是科技之争,更是国运之争,今年是大模型应用场景元年,建议政府鼓励并引导企业将大模型与数字化业务系统深度结合。

当下,科技创新的速度远超以往,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谁也等不起,谁也不敢慢。我们需要正视差距短板所在,从国家层面聚集资源和力量,主动谋划,加快追赶,努力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新质生产力”放在十大任务之首,通篇多次提到“科技”“创新”等关键词,在总结成绩时强调“依靠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在规划未来时提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这也充分说明,我们要打的,是一场系统性硬仗。发展“人工智能+”,需要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等等。而这些要素,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所体现。

时代,不会辜负每一个勇立潮头的人。既然“人工智能”的竞争已经白热化,那么我们不妨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争取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赢得一个自立自强的未来!(张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