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回复: 0

政府投资应“四两拨千斤”

发表于 2024-3-14 13:58: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政府投资应“四两拨千斤”

投资是发展风向标,也是增长助推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是连接供给与需求两端的关键变量。扩大有效投资,短期内能创造有效需求,中长期能改善供给质量,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较突出,而政府投资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能够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以专项债券为例,2023年发行的专项债券中,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超过3000亿元,预计拉动社会投资超万亿元,放大效应十分显著。

再看主要投向,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的投资,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政府投资大有可为。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从中高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时,投资增长动力将从要素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这正是我们需要抢抓的机遇期,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从而不断拓展有效投资新空间。

可以看到,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国债1万亿元,2023年增发国债中的大部分也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资规模较2023年明显增加。这些实打实的政府支出,将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此外,占全部投资50%以上的民间投资,是增强投资活力、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力量。在用好政府投资资金的同时,还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这就需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落实和完善支持政策,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投资项目直接关系公共利益,不能“一投了之”,必须强化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对政府投资资金的预算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坚决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乔瑞庆)

(中国经济网供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