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回复: 0

乡土艺术基因值得用心呵护

发表于 2024-3-14 14:04: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乡土艺术基因值得用心呵护

手握一杯咖啡,会发现杯子上也有别样春光:近日,星巴克携手来自云南的四位农民画家,将他们的画作《春日牛耕图》《捞渔河春日风光》《傣族妇女蕨菜采摘图》《傈僳族拔秧苗图》印到了新发售的春日艺术杯上。此次星巴克中国与云南农民画家的合作,不仅让中国农民画为更多人所看见,也让世界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背起锄头,他们是云岭乡间辛勤劳作的农民;拿上画笔,他们则成了妙手生花的神笔马良。他们是普通农民,他们更是行走在红土地上的“大地艺术家”。身处云南的乡野林间,农民画家们见过最鲜活的春天,也有着自己那一份对“春天”的独特理解。通过手中的画笔,呈贡区的卓丽萍构建出一家四口在梨园耕作的春日画面;长期生活在滇池边的罗丽珍,则用画作展现滇池风光、鱼虾游弋、渔民劳作的场景,画里栩栩如生的金线鲃,不仅是滇池的土生鱼类,更传达出她期望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来自保山腾冲荷花镇的郗发显已快七十岁了,他用粉色作主色,希望向大家传递春天的幸福与美好,展现农民在面对困境时的乐观积极;与荷花镇相隔不远的滇滩镇,傈僳族出身的熊亮蔡则用别样的视角与色彩,记录下村民们拔秧苗时的春日劳作景象……

在中国,一手拿锄头、一手执画笔的农民不在少数。目前,全国已涌现出山东青州、江西万安、上海金山、吉林东丰、江苏邳州、青海湟中、湖北黄冈、重庆綦江、广东龙门、贵州水城等多个“农民画之乡”。众多“大地艺术家”们通过自己与天地自然的对话、辛勤劳作的真实体验,为城市中的人们带去一个个缤纷鲜艳而又充满治愈气息的乡野中国。在这些素朴线条与明丽色彩勾勒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不求形象逼真,构图不受透视原理约束,随意奔放、拙中藏巧、风格烂漫而又烟火十足的多彩人间,这就是中国农民画创造的世界——既蕴含中国农民的质朴淳厚、通达乐观,更传递汗水与劳动创造的美好与丰硕,还承载着时代脉动、人生志趣和生活憧憬。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农耕生活离我们渐行渐远,作为传统农耕生活及其记忆的艺术表达,中国农民画日益成为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成为现代人精神性返乡的情感依托。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国农民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始从当年的“宣传画”“装饰品”,发展成为农村群众描绘乡村之美、记录乡情乡愁、彰显自身文化主体地位的表达方式。振兴乡村文化,用心呵护好乡土艺术基因,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本土文化的搜集整理和传承发展工作,但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激活农民的文化敏感力、文化创造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乡村美育。

作为为数不多源起乡村且依然活跃的大众艺术,农民画既是宝贵的乡村文化艺术资源,也是我们开展乡村美育的重要抓手。据了解,一些“农民画之乡”已将农民画引入乡村中小学课堂,有的地方则将“农民画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此外,像一些地方正在建设的农民画博物馆、农民画社,组织的农民画培训班、夏令营,农民画大赛、农民画亲子体验等各类主题活动,都在引领更多的人走进乡土艺术的世界。寄望这样的努力与行动越来越多,让这朵从乡野间开出的艺术繁花,能够继续点亮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扎根入地。(刘薇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