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3|回复: 0

协同备课,形成“链条式”育人合力

发表于 2024-3-18 20:17: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协同备课,形成“链条式”育人合力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 张帅
  【教师感言】
  “在高中生看来,公正司法是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如何避免其产生厌烦,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新学期伊始,为做好初高中法治教育的衔接,我跟初中学段的政治组教师讨论热烈。
  同样是讲“法”,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课程标准不一样。如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使其实现对我国司法认识的螺旋上升,考验着不同学段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讲授中的配合。
  为了抓住衔接关键点,我们实施协同备课机制,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链条式”纵向合力。中国人民大学韩大元教授为老师们进行宪法讲座,从侧重点、内容、方式上厘清初高中各自的讲授重点;中国政法大学李红勃教授参与共同备课,进一步明确初高中教学设计的不同思路。
  通过一次次思维碰撞,“基于对同一个案例的分析和讲授,引导学生在不同深度上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成为共识:初中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司法机关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司法机关有哪些职能、司法机关如何维护人民利益;高中则带领学生走进海淀法院拍摄模拟法庭短剧,通过分析庭审过程的各个环节,理解司法程序背后有哪些制度来保证司法公平正义。
  跑好大中小学育人“接力跑”,“交棒区”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过去五年间,这样不同学段间的协同备课已经成为常态。
  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大学教师到中学进行示范、指导和交流;也“走出去”,组织教师到大学开展现场观摩、集体备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还会组成项目微团队,围绕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时政热点话题,及时开展教学研究。不少老师表示,这样的交流协作,让自己对课程和教学有了整体化思考,找到了更为宽广的成长空间,也更好地满足了学生需要、实现了育人目标。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18日 1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