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3-19 22:41:53
|
查看全部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孟姝瑱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要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健康的经济生态。济南站在新起点上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打造具有强省会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链价值跃升
济南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抓住制造业这个关键点,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要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先进制造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稳步提升制造业占比。要聚焦钢铁、化工、建材、炼化、食品等行业,持续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要引导企业对自身战略、供应链、运营管理、业务流程、人才培育、资本运作等各个领域持续改进,加快形成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赛道,增强企业竞争力。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筑新核心竞争力
促进提升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性,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广泛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要构建并完善与产业融合化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二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巩固核心产业发展优势。要以实施高端软件“铸魂”、集成电路“强芯”、先进计算“固链”、工业互联网“赋能”和人工智能“赋智”等工程为支撑,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发展。三是着力提高主导产业发展能级,在延链建群上持续发力,加快标志性产业链群、产业共同体建设,实施优质企业攀登倍增行动。
▶▶牵好创新“牛鼻子”,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重要任务,迫切需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一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以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等平台为创新载体,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优势。二是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要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高标准建设济南大孵化平台和山东科技大市场,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化水平。
▶▶共建都市圈产业(链)合作机制,打造优质产业生态圈
产业生态圈是各产业链条之间、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产、城、人高度融合的“生命共同体”,体现了一种新型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一种和融共生的产业布局形式。一是更加突出要素集聚。要提升综合优势,不断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产业资本以及行业新技术向都市圈集中,形成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虹吸效应”。二是加强区域产业政策对接,强化济南周边城市服务配套和产业承接能力,形成“济南研发+周边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格局。三是探索共同开发、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模式,建立产业转移承接地间经济指标分算机制,推行“双向飞地”“异地孵化”等跨区域产业合作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发展。
〔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