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24|回复: 4

创新就是力量

发表于 2011-7-26 20:10: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就是力量


     “过去不愿用,现在离不开。”在皖北煤电百善矿,近段时间以来,通过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职工真切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便利。

     “多功能工字钢升降器发明后,省去了人员托举工字钢的施工环节,只需要二人,就可轻松实现架、改棚施工……”这么好的创新成果,刚开始推行时,却并不顺利,据此项成果的发明人,该矿修护区区长佘社会介绍说:“多功能工字钢升降器发明后,职工对施工效果普遍存在质疑,直到亲自带着大家用过以后,职工才对应用效果表示肯定,现在这种升降器已普遍应用于修护架、改棚工作当中,一旦缺少,职工反倒感觉不顺手、不习惯了。”

     “二根手指就能轻松将50公斤重的水泥推动,这在无轨运料缆车发明前,在边远巷道施工根本不可想象。”无轨运料缆车,是该矿修护区根据边远巷道物料运送难,进行的又一项创新。这项创新出台后,只要根据施工区域物料运送长度,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施工区域内,另一端固定在物料堆放区域内,钢丝绳中间放一可移动的滑轮,运料时,将物料捆绑好挂在移动滑轮钩上,拉动栓在滑轮与物料中间的辅助绳,即可轻松实现物料的运送。无轨运料缆车发明后,该区在边远巷道施工功效成倍提高,在64北部轨道施工中,原计划三天完成的任务,当天即告完工。该区三队班长姬长军说:“刚开始,大家对这种运送方法并不接受,觉着安装费时,还不如硬背、硬扛,用过一次后,大家都觉着效果好,劳动强度降下来不说,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创新就是好啊。”

     多功能软质防倒器、巷道攀网防脱法……提起自己区里的创新,该区区长佘社会是如数家珍。他说:“过去修护区150多人,维护井下6万多米巷道,现在80多人,6万多米巷道照常维护,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的创新。可以说,我们每一项创新都是针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困难解决了,我们的创新成果也就出来了,靠我们的创新,原来6个人干的活,现在3个人就能干,而且有了这些创新,掘进用‘新式装备’能干的活,我们也能干。”

     随着该矿基层单位创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比创新项目、拼创新成果,各单位是你有你的金算盘,我有我的小打算。该矿党委副书记郑伟东说:“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讲话,创新是个很好的载体,创新出成果,比任何话语都更有说服力。”(胡云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6 22:20:3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6 22:46:12 | 查看全部
请注意不能一稿多投,本期您已经投过一次安全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2:01:29 | 查看全部

回 1楼(初卫平) 的帖子

谢谢初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2:02:40 | 查看全部

回 2楼(张硕御月) 的帖子

谢谢张老师的提醒。因我重复发帖给您造成麻烦,还望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