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6|回复: 0

3万元工资变2万元?工会速解薪资纠纷

发表于 2024-3-20 19:30: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才20000元?计件数量不对!我们的工资应该有30000多元!”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工程项目顺利完工,6位农民工在核算工资时,一位年纪较大的农民工对劳动报酬金额提出质疑。工程项目方对此并不认可。

2023年11月20日上午,这6位农民工来到盘龙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寻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派出工会调解员跟他们到工地核实。

“工程项目部负责人承认,这些农民工确实在他们那里做木工,但工资不是他们所说的三万多元,而是只有两万元。”工会调解员说。

工会调解员要求项目部提供2万元的结算依据,项目部拿不出来,却坚持只能给农民工结算2万元工资。

沟通失败后,盘龙区总工会立即联动当地监察部门,对该案件进行调解。

第二天,盘龙区总工会联动盘龙区劳动监察大队共同来到工程项目部办公场地。

劳动监察大队单独约谈项目部负责人,对公司是否规范用工进行核查。“农民工是怎么喊来的?”“用工合同是怎么约定的?”“工资是否按规定发到工人的银行卡?”……面对监察人员的步步追问,公司用工不规范漏洞越来越大,项目部负责人自知理亏,态度开始缓和。

监察人员乘机追问:“该部分项目款项到底有多少?”

“30000元左右。”项目部负责人终于顶不住,松口了。

“接近了。一听就知道,其实已经有调解的结合点了。”工会调解员说。

此时,项目部负责人仍坚持应付工资金额不是农民工提出的3万多元。“到底是多少?必须算出来!”最终,按照口头约定的单件金额,以及最终完成的计件量,经过项目部重新核算,工资重定为28400元——与农民工的诉求有差距,但是接近了。

与此同时,工会调解员在另一个办公室对农民工的证据进行梳理。交谈中,他发现一个大问题——有效证据太薄弱。

“他们把聊天记录拿出来给我看,但聊天记录中连用工规定都没有,只有一个工作完成进度表,这些只能作为辅助证据。”这让工会调解员有些担忧,“如果对方说‘我不认’,他们提出的证据支撑力就会非常低。”

在维权纠纷中,什么样的证据才是有力的?

“盖有公章的原件,或者亲笔签名,这些才是最好的。”工会调解员分析道。

即便如此,工会调解员依旧给农民工提供维权底气。“如果案件涉及司法,工会可以提供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

近几年,盘龙区总工会持续探索“工会+”维权模式,其“工会+仲裁+法院+监察”的维权调解模式,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而盘龙区总工会与盘龙区司法局共同推出职工(农民工)维权岗,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职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如果案件真的需要对簿公堂,如工会调解员所言,工会确实能提供相应援助。

但他同时也坦诚告知:“由于现有证据材料薄弱,打官司的风险不小。”

监察人员跟项目部沟通之后,工会调解员将最终核算工资告诉农民工。“经过此前的沟通,其实他们心里基本能接受这个价钱。”工会调解员为农民工们腾出私人空间,让他们单独商量。

最终,6位农民工达成共识——接受28400元的工资。

在盘龙区总工会和盘龙区劳动监察大队的共同努力下,6位农民工和项目部负责人终于聚到一起,接受调解。按约定,项目部需在1个月内将28400元工资结算给6位农民工,农民工再按各自的工作量划分。

“其实项目部还是认可他们几个人的,而农民工心里也知道对方做出了让步。”工会调解员说,经过调解,双方互相各让一步才让纠纷快速得到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