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回复: 0

工地小发明提升旧房改造“加速度”

发表于 2024-3-21 09:09: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劳动报记者 李佳敏      

  在谈家桥121弄住了大半辈子的王阿婆,一直密切关注着老房子的改建进度。但凡工程有了新进展,她就迫不及待拍照发到邻居群:“马上就要搬回去啦,我特别高兴,看到老房子换新样子,我要把这份喜悦留住,跟大家分享!”

  和王阿婆一样高兴的,还有中建二局华东公司上海谈家桥城市更新项目部总工程师毛千明及他的攻坚小组成员们。通过自主创新,一系列诸如“飘窗结构附着升降式脚手架组合式拼装支座技术”(下称:爬架三角支座)的小发明、小创造在他们群策群力下诞生,不仅加快了施工进程,也为城市更新建设项目,积累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民生答卷”交到了

  城市建设者手中

  “一切都是为了居民早日搬回期盼已久的新居!”毛千明回想2020年项目开工起,参与建设的项目部同仁们就抱着这样的心情。“我们都知道,这是静安区的重大民生工程,区域的房屋房龄不短,因年久失修、结构破损,屋顶飘窗渗水甚至雨水倒灌的问题十分普遍,让这里的居民苦不堪言。”

  “尤其是住宅飘窗施工,处理不好,会留下极大隐患。”毛千明和团队一开始便对项目的难点和要点了然于心:“交给我们的‘民生答卷’怎么能在这些细节问题上考砸呢?!”

  然而,做过施工的都明白,长期以来,传统板式支座受力不合理的缺点,一直影响着住宅飘窗位置施工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大刀阔斧改革肯定不现实,正好公司开展了‘五小活动’,有人就提议,能不能用一些小发明、小改造,解决这个城市更新项目里的顽疾呢?”毛千明说,就是这项提议,一下子就给了毛千明灵感。

  这间办公室

  亮着最晚熄灭的灯

  毛千明牵头,集结了项目组7、8名精英,专攻飘窗施工难题,大家一拍即合。

  虽说是小创新,但大家投入的却是百分百的热情。一开始,毛千明先带着团队,加强了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研的力度。“尽管施工工艺上我们采用的是最优质的工艺之一——‘铝模+爬架’,可飘窗位置结构复杂,根本无法一次性浇筑完成,实际施工需要分为上飘窗板及下飘窗板两次才能完成,时间浪费不少啊。”毛千明说。

  下班后,攻坚小组便一头扎进办公室找突破口,毛千明头疼:“用在这个项目上那么好的施工工艺,怎么就使不上力!”有人提出问题症结所在:“传统板式支座上飘窗板的铝模无法安装,是因为和支座冲突了。”有人则附和:“是的,飘窗位置要是还采用老的板式支座,肯定会影响上板铝模结构施工的。”再有人提出:“那换一种支架方式施工呢?”

  问题找到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也更进了一步。毛千明对攻坚小组非常自信,大家创新创造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功夫不负有心人,无数的测算和绘制后,他们探索出了解决路径——将飘窗位置的附着形式改成飘窗板刚性槽钢附着形式,等大片上飘窗板浇筑完成后,再增设刚性拉杆做加强。“最终的解决方法其实不复杂,推广后,把承力机位和架体结合在一起,产品全部工厂化预制,标准化安装,安全文明。”毛千明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