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3|回复: 0

断代通史的典范之作

发表于 2024-3-21 15:16: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作者:李帆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21日 11版)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 张海鹏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张海鹏主编的十卷本《中国近代通史》以500余万字的宏大篇幅,从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的历史轨迹出发,系统完整地叙述了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的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中国近代通史著作。此次修订,该书采用了近十余年来新发现的史料,吸收了学术界的一些新观点,文字表述上也更加准确、平实,整体质量更上层楼。粗览全书,三个特点非常突出:
  一、从中国学术史和史学史的角度而言,《中国近代通史》为断代通史的书写提供了范例。在中国古典史学中,除《史记》《资治通鉴》(纪传体、编年体通史)等通史著作外,《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以降的正史多为断代通史,二十四史的主体为此,书写断代通史是对中国史学传统的最好继承。清末“新史学”诞生以来,对于如何书写通史和断代史以及如何处理两者关系有过不少讨论,在史学实践中,近代史著作多以简史和专题史、专门史面目出现(张海鹏在《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中统计考察了1949年之前近代简史类的著作有40余种,多为学校教材),近代通史一直付诸阙如。所以,就继承中国断代通史撰写传统的角度而言,该书可谓既继承了中国史学传统,又为近代史学诞生以来新体裁体例下的断代通史写作树立了标杆。今日看来,可谓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最佳成果。
  二、实现了整体性目标和个人研究特色的有机结合。较之《剑桥中国史》系列的各卷各章皆有不同作者,每人的学术观点、研究取向不同,《中国近代通史》每卷仅有一两位作者,基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皆为近代史研究中各个时段、领域的领军人物或佼佼者。大家在写作中既遵循全书整体设计目标,又发挥个人研究所长,从而确保了学术质量的高超和全书总体观点的协调一致。如该书以革命史范式为主,现代化范式为补充,两相配合,来全面反映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历程,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了大家的共识。
  三、提供了准确的近代历史知识,成为历史教育的最佳参考书。高校本科中国近代史教材目前多用张海鹏主持的马工程教材,教师和学生参考所用的最主要著作就是这部《中国近代通史》,近代史专业的研究生更是将该书作为必读著作;张海鹏主持的国家统编中学历史教科书,以及2023年本人参与主持的国家统编中职历史教科书,中国近代史内容不少是以《中国近代通史》为依据的,在教师用书中它也是最主要的参考书。可以说,无论是在大学历史教育中,还是在国家统编中学、中职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中,该书都以其翔实、准确的历史内容和正确的历史认识,成为开展历史教育、培养史学人才和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参考著作。
  (作者:李帆,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