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远离结核病,这些知识应该了解: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除了牙齿、头发和指甲外,人体其他的部位都可能感染,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二、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热、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
三、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由结核杆菌经空气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5%至10%,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感染结核菌后不发病的人,也不会传染他人。
四、哪些人容易患结核病
容易患结核病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侵入人体的结核菌数量和毒力;二是人体的抵抗力。
以下人群容易得结核病:
1.儿童、青少年、妊娠或生产后妇女、老年人等人群抵抗力弱;
2.患有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抵抗力低,容易发生结核病;
3.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
4.生活过度紧张或疲劳过度,生活不规律等也易发生结核病;
5.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严重感染结核菌的人。
六、家人得了肺结核怎么办
如果家人得了肺结核,首先不要恐慌,先督促患者到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进行积极治疗,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当尽量与肺结核病人分室居住,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2.对病人的居住场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督促病人按时全程服药,定期查痰,在痰菌未转阴前,应采取适当隔离,做好病人痰液的消毒处理;
4.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应该加强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保证充分休息,不宜过度劳累;
5.家里的密切接触者也应到结核病诊治定点机构进行筛查,发现患病者应及时治疗。如无异常,3至6个月后最好再进行一次检查。
七、如何预防肺结核
1.接种疫苗。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抵抗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孩子长大后,接触的外部环境更多更杂,如果本人抵抗力弱,则很可能从外界传染新的结核杆菌。研究显示,成年后再重新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杆菌的感染及结核发病的作用很弱。
2.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咳嗽、打喷嚏应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3.早到医疗机构做胸部X线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八、结核病如何治疗
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患者,一般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当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后,患者可出现长期咳嗽(持续两周以上并伴有血丝)、胸痛、虚弱无力、疲劳、体重减轻、发烧、盗汗等,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或停经。
肺外结核可因感染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如淋巴结结核患者,在感染早期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无粘连、无压痛及全身中毒症状等;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则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且活动后疼痛加剧等。
当出现结核病相关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呼吸内科、感染科或发热门诊就医,最好是到当地的结防定点医疗机构或结防所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
对于肺结核患者,一般使用一线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疗程一般为6个月,包括2个月的强化期和4个月的巩固期。过早停药或自行停药都存在风险,可能会导致结核病无法根除,并产生耐药性。一旦耐药,患者治愈率降低、治疗费用高,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更沉重的负担。因此,结核病治疗一定要遵从“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的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九、肺结核患者的目标管理是什么
1.饮食目标: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饮食宜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促进病灶愈合。多食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
2.体能目标:对于轻症及恢复期,应增加适量的户外锻炼活动,但不宜剧烈型锻炼。有高热等明显中毒症状及咯血者应卧床休息。
3.心理治疗目标:肺结核病程长、恢复慢,且病情易反复,病人易产生急躁惧怕心理,应耐心劝导,并给予病人帮助与支持,使其坚持正规治疗,建立良好的休养心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4.生活习惯目标:戒烟酒。肺结核患者是不能抽烟、不能喝酒的。抽烟会加重肺的损伤,会导致肺的病变进一步恶化,而且还容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容易导致肺功能恶化。
据光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