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回复: 0

人工智能与民主的未来

发表于 2024-3-25 16:54: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马尔西奥·波赫曼 巴西地理和统计研究所所长
  西方国家民主政治面临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危机,可归咎于代议制选举民主机制的内在缺陷。在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当下,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政客们过度追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曝光量,导致选举过程愈加以媒体为中心,这样的选举过程即使不会遭到民众完全反对,也是不符合民众利益的。
  当下,反建制的言论和反民主的情绪此起彼伏,权力在越来越相似的政党之间交替,而民众的生活却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当选举变成一场寡头们在经济领域追求财富扩张的游戏时,民众就会因公共利益私人化而远离政治领域。随着新自由主义之下的商业和社交媒体出现,民众正变成头脑简单的消费者,民主似乎只是在选举活动中被讨论,寡头们不断通过媒体宣传他们的下一次选举,形成选举独裁。
  安那托利·拉扎列维奇 白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当下,人工智能被用于促进民主发展的前景尚不完全明确。任何一种民主制度的关键都在于人民能否自由表达意愿以及政治制度内的主体意见和情绪能否被表达,即选民个体做出某些选择的愿望和能力。传统上,一个人在做出选择时总是依据其生活经验和知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在选择时很有可能依赖人工智能。在这种情况下,操纵个人和公众意识的新机会就出现了,这无疑对民主的前景构成巨大的威胁。换句话说,民主开始与少数的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者和潜在的计算机黑客产生了密切的相关性。
  这些矛盾的尖锐性要求各种社会行为者、国家公共机构、专家群体、教育机构等协调一致,共同应对数字世界的新挑战,为解决问题提供框架条件。这项任务包括促进经济和社会领域数字化发展的进程,确保信息和数字空间安全,防止数字技术对社会和人类价值观的破坏性影响,提高媒体能力和公众数字文化水平,制定一个管理数字化发展进程的国际监管框架。
  王天夫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社会变迁研究会副会长
  在公共事务信息处理和公共政策执行中,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数字时代的民主让我们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让人工智能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在收集、分析信息并且向公众精准推送信息的过程中非常有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工智能加强或提升了公共治理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因为仰仗算法,导致很多时候信息是虚假和扭曲的。这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一方面,人工智能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效率比普通人高很多,人类自身参与的积极性可能会降低;另一方面,人们会怀疑人工智能在参与公共事务工作过程中是否完全真实、公正。
  光明日报记者 蔺紫鸥、王妤心泓整理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5日 1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