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回复: 0

无事不扰,是对企业的无声支持

发表于 2024-3-27 08:42: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无事不扰,是对企业的无声支持

今年,北京将对企业推行“无事不扰”白名单试点。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指出针对风险低、信用好的优质经营主体,将制定行业领域白名单。凡是纳入白名单的经营主体,原则上不主动上门开展现场检查。今年以来,已经有首批共150家经营主体纳入白名单试点。

“无事不扰”不是漠不关心,而是给企业发展松手脚。

市场监管是维护良性竞争、保障法治环境的必要措施,但在监管过程中,也出现了协同效率低、权责厘不清、碎片化加剧等痛点。面对职权交叉、多头执法,甚或乱收费、乱插手等行为,企业管理者不堪其扰,甚至焦头烂额、无暇经营。不少经营主体都对监管有这样的期盼:减少不必要的打扰,甚至多一点容忍度,给足企业探索和试错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不主动上门检查白名单企业的办法,可以有效避免诸多监管乱象。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经营的干扰,正是为了实现企业期盼的政府干预“最小必要原则”。

“无事不扰”不是“无事不查”,而是升级检查企业的手段。

在北京“阳光餐饮”工程中,监管人员通过视频实时对餐厅后厨中食物制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测,不用去现场就能完成检查。据报道,在制定白名单的同时,北京监管部门还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改革的方式。不同于以往“巡街式”“拉网式”的现场检查,这一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筛查等技术实现。

以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是市场监管现代化的必然手段。对白名单企业“无事不扰”,只是免去了现场检查环节,但增加了科技支撑下的远端检查方式;企业仍在监管视线内,但省去了迎来送往的负担。只有诚信经营、信誉良好,才能尽快纳入白名单;也只有保持信誉和形象,才能保证不被踢出白名单。从这个角度说,监管缩减了检查环节,却提升了对企业的激励效果,起到了倒逼企业重视自我管理的作用。

“无事不扰”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有求必应、求前先应。

平日不打扰白名单企业,但也时时关注每一家企业。比如,为给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北京倾听企业关于整治涉企违规收费的诉求,持续规范市场不当竞争和干预行为。去年,市场监管部门推动退还的各类不合理费用达6.23亿元,有效帮助经营主体减轻了经营压力。再如,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已经利用智能咨询系统,提前洞悉服务需求,实现从“等人问”向“主动答”的转变。

从“无事不扰”,到有求必应,再到求前先应,体现的是政府注重企业发展实效的理念。越少干预企业正常经营,越能体现一个服务型政府的智慧,越快响应企业意见需求,越能体现政府服务触角的下沉。没事儿少说话、不说话,有事儿多回应、快回应,才是精准地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事实上,从去年推进多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合并检查频次高、干扰大的检查事项,到今年全面启动非现场监管,实现行业领域全覆盖,无不体现了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检查行为,精确职权部门权力边界,体现营商政策的贴心细致,也是政府干部的应有担当。

政府真心为企业着想,企业必会给政府加分。“无事不扰”,映照政企关系更近一步。(辛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