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加压气化班组是金石园区分公司气化车间的核心生产工序,现有员工56人,负责车间气化炉、煤锁气压缩、渣池三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面对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操作难度大等生产特点,该班组以夯实日常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培训为抓手,努力提高全员业务能力,实现气化炉稳定运行并创下入炉煤耗历史最优水平。
常抓不懈守安全
“拉紧束带,捂住面罩口,如果感觉呼吸困难,就证明气密性良好,大家一定要掌握空气呼吸器的佩戴要领。”这是车间开展现场作业劳动防护用品穿戴培训的一幕。
“3楼减速机油位出现轻微泄漏,在处理过程中,小张没有注意脚下的油渍,重重地摔在了篦子板上,幸亏戴着安全帽,否则肯定会撞得头破血流,进入生产现场,大家可千万不敢马虎大意啊。”每次班前会班组成员都会及时分享身边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直以来,加压气化班组坚持“136”安全管理模式,不断丰富安全教育活动形式,常态化开展“安全五分钟”“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活动。班组围绕安全生产主线,动员每名员工做主角,以“见证者”和“亲历者”的角色,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者是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小故事,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该班组还积极开展“三化”建设,对现场操作设备开停车程序全程跟踪录制,形成“教学微视频”,新颖的培训方式激起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人人发力创佳绩
“当调节生产负荷时,氧量要遵循‘慢加快降’的准则,同时要反复核对DCS输入数据,千万不能出差错。”有着10余年丰富气化炉调节经验的老师傅褚磊正在给员工讲解气化炉操作要领。他根据生产工况编写了多套题库,还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生产问题及解决办法整理成册,供班组内部传阅学习,在空闲之余将操作法中重要数据、指标、流程做出标记,方便年轻员工阅读。
“好消息!好消息!这次咱们班组的产量和降耗又得了第一!”一组班组长齐腾腾兴奋地炫耀着车间劳动竞赛的评比结果。加压气化班组通过开设“学习课堂在现场”活动,利用系统停车、设备检修等契机,带领职工们深入现场,直观深入地学习设备构造及运行原理,提升专业操作技能。
2023年,在加压气化班组全体人员努力下,气化炉各类消耗数据明显下降,入炉煤耗降至1.105t的历史最优水平。
“精细配餐” 降煤耗
“本周气化炉粗煤气有效气体成分平均是72.73%,比上周略有提高,吨氨煤耗1.106t,优于上周平均值1.108t……”车间每日生产研讨会上,工艺主任王文欢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近期,由于气化炉原料煤种不同,生产系统的高耗能现象屡有发生。加压气化班组坚持日消耗管控模式,强化数据管理,精打细算记好各类“经济账”。完成当班生产任务后,班组长都要采集生产数据,依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桌面推演与能量核算找出操作不足,通过交接班会及车间例会为大家讲解关键数据、重要指标对降耗工作的影响,使各岗位人员在生产中做到“忙”而不“盲”,做好生产环节的把控与调整。
“精细配煤掺烧是降本增效的有力途径,不同的煤在气化炉里都得有自己合适的位置,我们要像炉膛的‘营养师’一样,既要了解每一种煤的特质,还要‘荤素’搭配保证气化炉吃得饱、吃得好。”技术员冯浩说道。每次有新煤种试烧或者掺烧工作时,班组长总会第一时间奔走于中控与现场各处,时刻关注炉膛及粗煤气出口温度的变化并跟踪灰渣分析,通过各种数据变化做好生产调整与汽氧比的调控工作。各岗位相互配合,多方沟通,逐步建立起气化炉调节的规范、统一操作模式。
作者:董亚静18733174089
李维宵132304564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