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4-2 20:05:11
|
查看全部
推动应急预案有效衔接
中央党校 邓云峰
《办法》第五条就应急预案组织领导与管理职责进行了规范,明确提出由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应急预案管理,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全面准确理解《办法》,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专业优势,才能协同推动应急预案衔接协调、可用管用的问题。
一、坚持系统观念,提高综合协调的认识与定位
《办法》是坚持系统观念解决应急预案管理实践问题的充分体现。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办法》中新增的目的,只有运用系统观念,才能发现并理解总体、专项、部门、单位和基层应急预案之间,内部要素与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从整体上全面、综合地考察体系,准确认识综合协调的作用和职能定位,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更好地谋划指导应急预案管理实践。
坚持使用复杂系统方法解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问题。增强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应对中多变情形下全域联动、多元主体参与、多样化行动并行和多因素耦合等一系列现实挑战,必然造就应急预案体系的复杂性。《办法》在规范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管理,以及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指导应急预案管理和履行综合协调职能时,充分考虑了相关工作的非线性、关联性、动态性特征,使用了开放、反馈、自组织等复杂系统方法,要求编制单位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审核、公开、动态评估和修订等机制,允许编制单位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等,避免了线性、一刀切式的简单系统方法。
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是推动应急预案有效衔接的关键。综合协调作为《办法》中新增的管理原则,明确体现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职责中,清晰表明应急管理部门需要作为承上启下、联系横纵的关键枢纽,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坚实的共性基础,包括应急预案管理相关的制度、理念、原则、分级分类方法、通用术语,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共享共用的应急预案数据等。二是提供稳健的指导框架,包括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和不同层次与类型应急预案的内容要素框架。《办法》明确了我国应急预案的分类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并说明了不同层次与类型应急预案内容的侧重点。三是提供可靠的运行机制,包括编制过程控制、审批发布和评估修订机制等。《办法》规范了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和审批发布流程,要求定期开展演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要求定期评估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二、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应急预案有效衔接
应急预案衔接要求主要体现在与上位预案及与相关预案之间,体现在预案内容的核心要素之间。《办法》第十三条指出相邻或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制定的联合应急预案,要侧重明确组织指挥体系对接、处置措施衔接等内容;第二十二条明确提出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需要做好与相关应急预案及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的衔接;第二十四条清楚表明预案要符合上位预案要求并与有关预案有效衔接。
应急预案衔接需要区分衔接责任主体和衔接协调主体。《办法》第二十四条明确审批单位的审核内容,明确指出要审核预案是否符合上位预案要求并与有关预案有效衔接,表明应急预案衔接问题应在送审前解决,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单位或者牵头单位是应急预案衔接责任主体。第二十五条明确指出政府专项预案报送本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衔接协调后方可进入审批程序,说明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是政府专项应急预案的衔接协调主体。
应急预案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协同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推进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应急预案规划环节。《办法》第十八条明确指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计划,报本级政府批准后实施;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的本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计划应抄送同级应急管理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计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际,适时予以调整。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参与计划编制、掌握相关计划总体状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应急工作实际,抓住有利时机,统筹协调相关应急预案衔接问题。
二是应急预案编制环节。《办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必要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积极向相关部门、单位和基层组织征求意见,为做好应急预案衔接提供必要指导。
三是应急预案审核环节。《办法》第二十四条明确提出应急预案审核内容的符合性、合理性、可行性和一致性要求,包括预案衔接有效性的要求。作为负责指导应急预案管理的部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有责任为审核提供必要参考。依照《办法》第二十五条,应急管理部门应承担本级政府专项应急预案审批前的衔接协调工作。
四是应急预案演练环节。《办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要求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加强演练评估,同时指出应急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指导,演练评估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完善应急预案的意见和建议等。
五是应急预案评估环节。《办法》第六章对应急预案评估与修订进行全面规范,其中第三十七条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可以向有关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提出修订建议,因此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必要时可以直接向编制单位提出修订建议,以便推进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