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8|回复: 0

培养工程创新实践人才 天津市智能制造学院首批“课程+项目”大学生实训结业

发表于 2024-4-3 08:52: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4月2日电(记者张建新)天津市智能制造学院首批实训大学生日前在大富科技蚌埠5G研发基地顺利结业。这是天津市以智能制造产业链人才供需矛盾为导向开创的“课程+项目”工程实践教学新范式。

天津市智能制造学院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职业大学、北辰区人民政府、大富智造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政府主导、园区主推、校企共建的创新培养模式,以智能制造产业链人才供需矛盾为导向,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素,培养创新产业人才,开创了“课程+项目”工程实践教学新范式,搭建了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现代产业学院育人生态,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产业学院新模式,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为新质生产力输送高技能人才的新范式。

3月初,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造2001班26名学生来到基于智能制造领域链主企业--大富科技自主可控技术和开源创新孵化平台多打造的天津北辰实训基地及安徽蚌埠生产工厂开展1个月实景式实训,包含一周工厂实训、一周职业提升、一周企业研学、一周企业实际生产,13名一线工程师、3名学校老师、6名行业专家、企业高管,从不同角度去剖析讲解最新、最实际的生产制造学习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生产一线技能操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操技能水平,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学校指导教师王鹏和胡高峰老师表示,“课程+项目”实训模式为教师开发项目驱动的高水平课程群和教材、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创新产品驱动的项目教学方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一线企业导师陈浩说,智能制造学院“课程+项目”实训模式,可为智能制造企业培养有理论、懂技术、会生产的急需人才。李敏同学说,通过沉浸式生产体验,学到了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知识,在生产一线与现场工程师的交流,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学习路径指明了方向。

大富智造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林表示,智能制造学院的创新探索,为北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高尖端人才高地建设提供“源”保障,也为企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升培养提供了参考范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