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众日报记者 刘飞跃 申红
2023年新增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新平台107家,组建2个产业人才联盟,新增博士、海外人才1300余人,招募25位创业导师、33家“创业合伙人”单位,为创业人才提供144项专业支持服务……
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一体推进高能级平台、高质量队伍、高品质生态建设,以平台之“新”、培育之“新”、生态之“新”,广泛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动能,推动“第一资源”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实施四大人才行动
在近日召开的“才聚历下 向新而行”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历下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孙卓元介绍,该区将聚焦引育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实施“领航、塑能、提质、创优”四大人才行动,为加快建设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实施“高端人才领航”行动。创新猎头引才、候鸟引才模式,制订顶尖人才“一人一策”引进方案,精准制定人才引育和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一图谱两清单”,加大青年博士、海外人才招引力度。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载体建设,探索建立博士后双创园,力争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载体2家以上,新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200人以上。
实施“引聚平台塑能”行动。启动新时代黄河流域国家人才港建设,打造一批重点人才载体平台、举办一批重点人才活动、引育一批高水平人才。实施“双创支持提质”行动。承接济南市“1+N”项目孵化核心载体建设,打造全省知名创业孵化集群空间,探索构建校政企人才引育联合体,组建历下区院士专家智库。
实施“人才生态创优”行动。在引才奖励、育才补贴等方面探索突破,启动人才服务阵地建设,打造产业创新基地、街道社区“人才之家”。高标准举办“海右人才节”历下分会场系列活动,建好济南海右人才学院、海右人才会客厅等阵地。
山东科技大市场4月竣工
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为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历下区联合省、市共建山东科技大市场项目,该项目整层落地齐鲁科技金融大厦T5二楼近6000平方米,计划今年4月底竣工。
历下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祝伟东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带动全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总抓手”,预计每年在济南市转化科技成果超过500项,成果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孵化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引育高端人才100人以上。
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创新与人才有效结合的具体实践。历下区把“院士专家会客厅”建设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目前已经确定在历下区明府城片区和济南泉城公园率先建设2处“院士专家会客厅”,并计划于下个月正式挂牌开放。
历下区科协主席何乐介绍,“院士专家会客厅”开放后,将成为济南市院士专家开展科学普及、科学沙龙、科普论坛以及接待参访团等活动的空间载体,也将成为传播科学、赋能科普、服务创新的重要窗口,同时也会成为广大青少年开展研学、科普爱好者座谈交流、企业研讨协作的服务平台。
办好人才关注的“关键小事”
2023年,历下区人社局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不同主题的招聘活动165场次,发放各类人才补贴上亿元,引进青年人才近4万人、博士413人、海外留学人员851人,以高素质人才资源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下一步,历下区人社局将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推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注重发挥产业园在整合资源、产业协同、信息共享等方面作用,加快扩大高端人才寻访、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高端服务应用场景供给,打造业态兴、主体强、品牌优、人才聚、服务精的国际化一流人力资源产业园区。
实施人才生态创优工程,构建“区人社部门—街道—社区—用人单位”四级人才服务体系,打造具有历下区辨识度的品牌服务活动。持续开展政策“五进”活动,全年举办宣讲活动不少于40场次,推进各类人才应享尽享快享政策红利。
全面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办好人才落户、配偶随迁、住房保障、医疗保健等人才普遍关注的“关键小事”。重点开展“四个一”人才服务大提升行动,通过建强服务专员队伍、绘制人才地图、梳理服务清单、举办“人才服务日”等一系列活动,推进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满意度显著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