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李淑英 报道
本报德州讯 近期,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德城法院)成功调解了多起金融类纠纷案件。该院积极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大格局,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与多元解纷,通过诉前、诉中、诉后“三层过滤”,形成“法院+N”多元解纷机制。
过去,完成一件金融类纠纷案件的调解,可能需要上千元的案件受理费,从立案起诉到拿到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文书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现在,德城法院由部分审判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组建了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整合了调解、司法确认、诉前保全、审理的资源与力量,在不需要支出诉讼成本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案件的审理效率。
对潜在纠纷进行“一层过滤”,汇聚前端解纷合力,让矛盾纠纷止于诉前。将人民调解员配备到各办案团队,成立劳动争议和家事纠纷等6个“诉调对接工作室”,建立完善诉调对接机制。以村居矛调站为主阵地,派驻法官、法官助理,常态化指导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为辖区村居重点培养了160余名“法律明白人”。黄河涯法庭推动“一委一庭二所”,成立“共享·云解纷”法治党小组,法官作为辖区矛调中心联络员,协同打造“枫调事成”“家和万事兴”“万达无讼商圈”等9个调解品牌。2023年以来,德城法院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57件,涉重大矛盾纠纷42件,涉及当事人4175人。
对已发纠纷进行“二层过滤”,力争一次性化解在基层法院。特邀法院退休、退额优秀党员和资深法官,分别派驻知识产权、金融纠纷、物业纠纷等调解室。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协议与司法确认工作衔接,为调解协议上好“执行保险”。2023年以来,累计确认诉前调解协议效力案件462件。整合特邀调解力量,将全国金牌调解员乔玲以及全省特邀调解之星杨艳红、牛玉红、武晓霞等优秀调解员嵌入家事审判和知识产权等审判执行团队,全过程跟踪案件办理,建成“金牌调解+专业法官”的优势互补办案团队。2023年以来,德城法院在诉讼阶段共调撤案件5738件。利用法院派驻社区“第一书记”,采用“法律答疑点对点”“案例解析面对面”等方式释法。
全程跟踪,对已结纠纷“三层过滤”,深挖个案特点、类案成因,畅通反馈渠道,强化府院联动,形成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闭环。线下线上无缝衔接诉后当事人信访、投诉问题。建立府院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信息研判风险隐患,侧重联合加大对困难当事人帮扶救助。2023年以来,德城法院召开府院联席会议97次,预防化解重大矛盾纠纷275件。
“我们将继续以‘三强三优’活动为抓手,持续强化‘四个理念’、创新实质解纷机制,不断改进工作举措,为市域实体治理贡献力量。”德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文中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