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1|回复: 5

[已见刊稿件] 合力擦亮“太空之眼”

发表于 2024-4-15 15:01: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合力擦亮“太空之眼”
              ——记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镜头技术组
                             ◎李译成
【班组简介】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镜头技术组成立于1981年,主要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卫星载荷的光机镜头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工作。班组现有员工18人,其中,中共党员15人,博士2人,硕士16人,平均年龄38岁。班组先后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好班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示范班组等荣誉称号。同时斩获“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金奖”“亚洲质量功能展开与创新案例大会一等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十大技术突破奖”等奖项。
空间光学遥感卫星就像是“太空之眼”,其中的光机镜头是遥感卫星成像的核心部件之一,是获取遥感图像的源头,是看得清、分得细、定得准、测得精的关键。有这么一个班组,40年来一直从事我国空间光学遥感卫星载荷的光机镜头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工作,这就是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镜头技术组。近日,该班组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评为“航天金牌班组”。
作为专业从事航天遥感领域科研类的班组,镜头技术组参研了高分专项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实现全领域覆盖,交付资源、高分、商遥等国家重点遥感载荷光机和镜头产品近百套。在肩负强国使命的同时,见证了我国光学遥感事业的发展征程,实现航天相机从胶片型到传输型、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历史跨越。
“诸葛亮会”集众智
班组精神】
稳托天瞐 明察寰宇 精测山川 准绘经纬
“传统设计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总体关于载荷的重量要求,现有的重量大大超过了预定值时,大家看看有什么好办法?”班长刘涌组织组员们召开“诸葛亮会”,针对目前遇到的技术难题征集“金点子”。
“我觉得可以把这个接头取消掉。”
“要不试试把这里减薄一点儿呢?”
【班长自述】
班长刘涌:我成为“镜头人”已经10年了,看着一代又一代“镜头人”在学习中成长,在坚定中前行,常常被班组兄弟姐妹的钻研担当精神所感染和感动,希望我们镜头技术组可以继续栉风沐雨,砥砺歌行,和研究室、研究所一起,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可是这样会不会导致这里的连接强度变低呀!”
组员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开展头脑风暴。
“用密度更低的镁合金替代部分铝合金接头试一试。”技术大拿周小华说。
【组员议论】
组员李译成:我是镜头技术组的新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困惑,大家总是像家人一样耐心地帮助我、指导我,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成长起来,早日担重任、挑大梁。
这个“金点子”一提出,立即打开了大家的思路,众人顿时来了精神,有人查询新材料属性,有人将其代入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计算,经过反复研究计算,最终得出结论:材料替换完后,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重量大幅降低。
班组每次遇到大项工作或难题时,都会以“诸葛亮会”的形式收集大家的意见建议,发动全员去找问题、想办法。“‘诸葛亮会’能神奇地汇聚起巨大能量,很多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众人集思广益下,都能迎刃而解。”刘涌开心地说道。
集众智,汇众力。班组通过“诸葛亮会”,对比国内外技术进展,抓住用户需求和技术趋势,拓展新工具、新方法、新领域,不断滚动规划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路线,成立了超大口径、超轻量化、在轨组装等面向未来重点技术的攻关小组,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利用竖直装调的大口径反射镜柔性支撑技术,建立了直径600毫米~1300毫米主镜的高分辨率轻量化镜头支撑体系;开展基于增材制造的3D点阵光机设计方法研究,使光机结构重量有了极大减轻;积极拓展航天以外的新领域,在传统遥感光学成像镜头基础上,开辟了高能激光发射系统,全铝红外镜头等等,受到用户好评。近5年,班组发表论文40余篇,取得授权专利65项,获得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大技术突破奖两项、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北京市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实现了商业星遥感图像国内分辨率最高、视频图像国际分辨率最高。
切磋琢磨铸匠心
【上级评价】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小兵:镜头技术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研究所空间光学遥感设计类班组的主力军,他们秉承了“卓越、创新、拼搏、担当、务实”的五星所训,始终瞄准世界航天技术前沿,勇于开拓创新,为不断刷新中国乃至世界的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新高度贡献力量。
“精·无止镜”是镜头技术组每一个成员的工作信条,他们以“航天工匠”的极致精神,探索太空,逐梦航天。
“我们的工匠精神体现在‘痴诚’二字上。”班组新成员李译成说,“以前只知道航天人要有‘工匠精神’,但是‘工匠精神’具体是什么,说不清楚,现在我明白了,就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
胶杯结构中,有许多锯齿形状的凹槽,用来增大零件与胶水之间的粘接面积,虽然简单的尺寸标注不算大问题,然而,组员们发现,一个零件中凹槽数量众多且尺寸相同,若在图纸上详细标注每一个尺寸,就会导致混乱。
如何让标注更加清晰明了,如何标注重点,如何使标注更具逻辑性,组员们一起切磋琢磨,一起向加工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经过不断优化,只标注单个凹槽尺寸,并在尺寸前标明凹槽数量,再用横线连接两者,就可以使图纸更加清晰明了。
镜头技术组把“痴诚”贯穿于工作全过程。面对遥感卫星光机镜头设计精密化和航天产品高可靠性的质量管理要求,班组建立质量监理制度,分别设置设计、仿真计算、试验验证、设计状态4个监理岗位,对产品进行全流程控制,确保研制加速、产品零缺陷、质量无问题。创建遥感器标准化、光机协同两个数字化设计平台,实现设计过程智能化,确保产品可靠性设计。不仅如此,班组还通过质量积分制、知识库、“质疑问难”等三个质量提升手段,使班组人员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实现精细控制。
为了更好地推行“成本+”理念,组员们琢磨出“成本+工具方法”“成本+设计优化”等方法,成功攻关研究所里首条基于柔性支撑的批产载荷生产线的设计,实现相机快速集成,实现了研制周期由每年3台到每年12台的跨越,研制效率提升300%以上;通过设计优化、流程再造、材料替代,甚高分辨率相机直接成本降低近60%,实现了批产研制,有力支撑了我国首个高分遥感卫星星座建设。
“真诚地对待产品,产品一定会真诚地回馈你。”刘涌说,镜头技术组如此以痴的设计,以诚的态度,取得了零缺陷交付百台套产品的战绩,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航天工业奖励。

此心安处是吾乡

镜头技术组18人,他们有的来自山东,有的来自湖南,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他们告别故乡和亲人,带着理想与使命,终日与浩如烟海的仿真数据、纷繁复杂的图纸打交道,身在斗室却能经纬苍穹,为擦亮“太空之眼”,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为了让组员们在这里能够找到“家”的感觉,班组经常营造活跃、轻松的团体氛围:初春里的汤泉、夏日的密室桌游、金秋的美食、冬天的雪场。不仅如此,犯懒时姐妹带的饭菜、久病归来时眼前精致的蛋糕、转运产品时兄弟伸出的援助之手、攻克难题时并肩作战的感动,也无时无刻不让组员们感受“家”的温暖。
“来来,大家尝尝我妈的手艺。”丁锴铖说着从袋子里掏出了一盒自家做的腊肠。春节过后的第一顿午餐,变成了地方美食展,姜彦辉从家里带来了东北的冻梨,王茫茫带来了桂花糕,特色腊肉、香甜点心、自制干果……每一份都是家的味道。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畅谈工作和生活,食物的香气与欢声笑语的氛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和满足。
“此心安处是吾乡。”班长刘涌如是说道,“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一代又一代的“镜头人”在这个“大家庭”中学习中成长,不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把最好的记忆留给了“家”:有人留下了核心技术,有人留下了设计标准,有人留下了精神力量……这些都变成镜头技术组特有的文化底蕴。为加快新员工成长、助力老员工成才,班组制定了“精1、兼1、再+1”的员工特色人才计划,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排头兵”“党员1+N班组联盟”等多个品牌活动,培养了一支集分系统专家、专业技术大师等多型人才组建的星级团队。“我们班组先后走出1名卫星总师、2名卫星副总师、7名分系统级以上负责人,现项目负责人占比达70%。”刘涌自豪地说。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镜头技术组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组员们纷纷表示:将在空间光学遥感领域,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坚守奉献,一起更精细地感知宇宙!

图片1:班组全家福
图片22.png
图片2:组员们在检查反射镜加工情况
图片23.png
图片3:组员们在检查遥感相机状态
图片24.png
图片4:组员们在确认遥感相机产品状态
图片25.png
图片5:班组开展技术讨论
图片26.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5:02:01 | 查看全部
图片6:班组开展桌面静态试验
图片27.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6 07:14:1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7 09:42:1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7 16:05: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22:06:2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