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回复: 0

安徽规范村(社区)开具证明事项

发表于 2024-4-16 06:21: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就住咱社区,为啥这证明开不了?”说起曾经的遭遇,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人民社区居民李先生有些不满。父亲过世后,为开具房屋产权变更相关证明,他没少往社区服务中心跑,可结果总不如意。
  小小证明,为何如此麻烦?人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其胜解释,这类证明需要将当事人配偶、子女等亲属关系以及被继承人的信息都调查清楚,有些亲属联系不上,社区没能力一一核实,很难开出证明。“居民埋怨在社区办事难,我们也很委屈。”王其胜说。
  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前些年群众开证明需求确实很多,有的社区甚至需要专人办理。没有证明,居民办不成事;出了不该出的证明,社区又承担风险。”铜陵市民政局社区办主任鲍宝盆说。
  为了适应基层治理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2021年起,安徽省民政厅编制三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指导清单》,制定《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指导清单及办事指南》等政策文件。目前,安徽全省累计清理证明事项61项,村(社区)出具证明类型、数量得到进一步压减。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铜陵市还依托“铜陵We社区”智慧应用,将村(社区)证明出具流程搬到网上。“清单内的及时出具,按居民需求提供纸质版或PDF文件。清单外的及时解释说明,不要让居民白跑。”鲍宝盆说,这两年,社区还规范了挂牌、考核等工作,减报表、减台账,社区工作者能有更多精力为民服务。
  减少村(社区)的证明,管控住擅自增加证明要求、索要不合理证明的现象,安徽各地市还出台了相应措施,加大监督力度。
  不久前,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红梅社区的邓阿姨为了在一家公司办理业务,到社区开具常住人口证明,可工作人员告知,该证明已不在社区服务范围内,需由公安部门开具。
  “不就是盖个章嘛,哪有那么麻烦!”邓阿姨有些心急。得知情况后,红梅社区党委书记唐芹一边安抚邓阿姨情绪,一边耐心解释,事情总算得到妥善解决。
  事后,唐芹想到了设在社区的基层减负观测点,立马将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芜湖市民政局核实后,随即与该公司联系,督促其立即整改,修改业务办事指南。
  为反向跟踪掌握减负落实情况,2023年5月,芜湖市民政局在全市范围内设立9个基层减负观测点,以便实时了解基层工作负担情况。设立以来,芜湖市共收集各类线索242条。
  “现在政府部门要求社区出具证明事项的情况已大大减少,但一些公用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还是将社区出具的证明作为办事的前置条件和风险转嫁点。”芜湖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科长杜继文说,今后会积极沟通协调,督促相关单位和机构主动承担工作责任,严禁向基层转嫁工作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