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回复: 0

以“信任票”打破零和博弈的聒噪

发表于 2024-4-17 15:52: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以“信任票”打破零和博弈的聒噪

德国总理朔尔茨的第二次访华之旅备受关注。作为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朔尔茨此行至少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对此次访华之重视。与第一次不足24小时的旋风式行程相比,朔尔茨的此次中国之行为期三天,法德媒体均称朔尔茨“从未对一国进行如此长时间的访问”。此外,此访有三位部长随行,这在德国政治中是不多见的。以上安排释放了强烈信号:此次中国之行对德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深化合作决心之坚定。虽然面临一些西方国家及德国国内不同政见党派的压力,但朔尔茨在上任之初就公开声明,将在任期内延续默克尔的对华政策。德国“经贸先行”的务实风格从此访的城市选择上即可见一斑。比如首站重庆,不仅是诸多知名德企在中国的落户地,更是连通中欧的铁路大动脉“渝新欧铁路”的起点。有德国媒体形容此次访华的合作气氛“几乎回到了默克尔时期”。

三是大国政治对党派政治之超越。与朔尔茨同行的部长级政府官员分别是环境部长莱姆克(绿党)、交通部长维辛(自民党)和农业部长厄兹德米尔(绿党)。在德国本届“红绿灯”联盟政府中,三位部长所处党派与朔尔茨(社民党)不同,但都是对华合作的积极支持派。须知,自2017年联邦议院大选以来,德国国内政党格局碎片化严重影响了德国政府的行政效率与对内对外政策的连贯性。绿党、自民党在对华议题上一度持强硬态度,但随着德国国内经济发展频频受阻,大国政治超越党派政治的趋势开始显现。

在地缘冲突频发、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的国际背景下,朔尔茨政府明确释放合作信号,中德两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相向而行,体现了两国合作的韧性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经贸合作仍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尽管美西方国家大力鼓吹所谓“去风险”,但从数据上看,2023年,中德贸易额达2531亿欧元,中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德国在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德国经济研究所一项调查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高达119亿欧元,对华投资占德国对外投资总额的比例扩大至10.3%,达到了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当前德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现实的发展压力下,进一步凸显了中德经贸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另一方面,听其言,更需观其行。与一些西方国家不同,2023年德国出台的“中国战略”虽以“去风险”为焦点,但明确表示“接受与中国的竞争”,并强调公平竞争规则的重要性。无论是拒绝追随美国禁售华为的决定,还是朔尔茨此次访华中“德国市场欢迎中国汽车”的表态,都传递出积极合作的一面。从国家层面,中德两国打破零和博弈的竞争叙事,无疑将为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相处探索出一条具有启示意义的互动之路。从企业层面,德国业界虽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较为审慎,但向来看好中国市场,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数字化变革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最大的风险已成为“因不在中国发展而失去全球竞争力”。

同样需要关注的是,朔尔茨在行前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视频通话,发出了“重新平衡”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的共同呼吁,认为这将“刺激欧洲的竞争力”。可见,对华务实理性、合作共赢的传统在德国总体得到了保持。这张“信任票”将为中德拓宽合作面,激发新潜能。

(周冰,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