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回复: 0

今年春季强对流天气为何多发

发表于 2024-4-20 14:43: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突发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4月19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在气象学上,强对流天气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由深厚湿对流产生的剧烈、破坏力强的灾害性天气,包括伴随有雷电的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龙卷风等天气现象。由于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强对流天气是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

  总体看,今年我国强对流天气呈现早发、多发、强发的特征。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副主任蓝渝告诉记者,从时间上看,2月19日,我国出现今年第一次强对流天气,比往年偏早了近一个月;从频次上看,截至目前,今年春季我国已发生8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当前正在经历第9次,这较历史同期年平均3.6次的统计,显著偏多;从强度上看,目前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的多个省市都曾记录到10级以上、局地甚至达12级以上的致灾性雷暴大风,部分地区出现小时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还有一些地方下起了5厘米以上的特大冰雹。如此高频、高密度的极端强对流天气,在往年春季较为罕见。

  据了解,当下层空气温度较高、高层空气温度较低时,低层的暖湿空气就像正在不断升温的热水,一旦冷暖空气交汇或遇到一定强度的大气扰动,提供触发条件,就会“沸腾起来”引发剧烈的强对流。在时节上,我国的强对流天气以春夏季最为频发。此时,环境温度较高,且空气湿润,为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今年春季,我国强对流天气发生频次较历史同期明显偏多,主要是因为当下冷暖空气异常活跃且实力相当。蓝渝解释,当冷空气势力强并快速移动时,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时段相对更短,反之则会持续较久。在江南华南地区,今年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且“势均力敌”,为强对流天气长时间对峙并反复影响这一地带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强对流天气仍将频发、强发。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3天,江南南部、华南等地仍有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大。

  蓝渝提醒,市民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滚动更新发布的最新强对流天气预警预报信息;积极采取一些防御措施。比如,大风发生时,尽量在室内躲避,进入抗风能力较强的建筑物,关闭门窗,减少室外活动等。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尽量减少开车出行,并避免在低洼地带停留。必须外出时,通过积水路段应确认安全后再通过,警惕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雷暴发生时,进入具有防雷措施的建筑物躲避,远离危险电源等。

沈 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