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回复: 0

摊派加码自然催生注水造假

发表于 2024-4-24 14:48: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摊派加码自然催生注水造假

为增加市场主体数量,基层干部大搞“皮包公司”?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某地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过程中,存在严重造假行为。为了完成摊派的指标任务,许多村支书只能找亲朋好友帮忙登记注册营业执照,甚至把多个经营主体都注册在自己名下。

市场主体数量是判断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增加,本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但在形式主义作祟下,一些地方培育市场主体的实招、实绩,异化成了自说自话的虚数、虚活。这样的“注水”操作,势必造成现实问题矛盾的“沉没”,导致对经济运行状况、政策举措落地效果判断失准失真。

追求“市场主体增长”没有问题,但前提是方法正确,手段正规,实事求是,“数字政绩”则毫无意义。一段时间以来,从文章点赞,到社情调查,再到招商引资,以机械摊派指标推动工作的形式主义现象在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任务脱离实际,导致基层只能“纸面达标”,变相敷衍塞责。

中央三令五申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就现实来看,扭转一些机关的“摊派”惯性,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完善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为干部树立以“实”字为导向的指挥棒。其次要强化问责,对数据造假“零容忍”。让那些触碰纪律和法律红线的人受到应有惩处,才能防范其滥用权力或出于个人私利给数据“涂脂抹粉”。

“摊派任务”只会带偏“实干作风”。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经表示“将以此为戒,举一反三,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不给“层层摊派”留空子,不让“数字政绩”过考核,广大基层干部才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营商环境、经济发展才能越来越好。(鲍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