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月22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建八局“科技创新三年行动”,由中建八局工会主办,局科技质量部、工程研究院、设计管理总院协办,东孚公司承办的中建八局首届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大赛决赛在沪顺利举办,大赛激发了全局职工创新创效激情和活力,营造了科技创新、科技强企的浓厚氛围。
■张锐杰
上海市职工技协服务中心主任、党总支书记竺敏,浦东设计院、华建集团、同济大学有关专家,中建八局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方思忠,中国安装协会科技委副主任、局专家李本勇,局助理总经理张晓勇,副总工程师刘永福,工会副主席、工会工作部部长王晓波,工程研究院院长马明磊,设计管理总院院长王磊,质量总监潘玉珀,工会副主席、女工委主任陈湘,华东分局党委副书记王鹏,各二级单位工会主席、工会(党群)工作部负责人以及入围决赛的参赛选手等300余人在主会场及19个视频分会场参加活动。
方思忠向上海市职工技协服务中心和各位专家评委长期以来对中建八局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各级工会组织要优化创新生态,在集聚创新要素、深化创新协同、促进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创新创效积极性;要加强协同联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运用,着力构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让职工岗位创新有环境、成果培育有土壤、成果转化有平台;要构筑人才高地,激励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生产一线创新创业,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全力打造强优高大新八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比赛自2023年4月启动以来,各单位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企业发展战略和重点研发方向,挖掘推荐了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的职工创新成果539项。经过初赛选拔,最终10项成果创新类、10项管理创新类成果入围总决赛。比赛采取专业评委+大众评委扫码评分、现场公布成绩的形式进行,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地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
各团队通过抽签确定比赛顺序,围绕成果背景、成果针对的问题、具体创新举措、推广应用情况等方面,以趣智问答、实物演示、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汇报发布,赢得与会人员阵阵掌声。
评委现场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局首届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大赛的意义,表示创新成果各具特色,成效显著,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并从职工创新成果的创新性、应用性和推广性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经过激烈角逐,共评选出成果创新类成果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3个、优秀奖4个,管理创新类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4个,并根据各单位赛事组织情况评选出比赛优秀组织奖2个。赛前,局工会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评选出大赛最佳人气奖2个。与会领导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奖,并勉励广大职工厚植新质生产力,释放发展新动能,为八局加快创建“三标杆、两示范”的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当好集团高质量发展“顶梁柱”蓄积澎湃动能。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共同欣赏了局职工改编的《我奋斗,我幸福》歌曲表演,观看了《凝心聚力促发展,创新创效激活力》中建八局职工创新成果视频片,感受八局职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突破和成果。
多年来, 中建八局工会高度重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 每年联合各业务系统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和职工创新活动, 激发了职工创新创效活力, 推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大竞赛格局 激活攻坚创效源动力
中建八局工会将劳动竞赛作为重点任务推进的“主阵地”,围绕“六比六赛”“三保三促”竞赛目标,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党政重视、工会运作、全员参与、各方协同”的竞赛机制,构建了示范性劳动竞赛、区域性劳动竞赛、立功竞赛和专项竞赛协同开展的大竞赛格局,每年在200个项目开展“铁军杯”劳动竞赛,在20个重点项目组织示范性劳动竞赛,在“一带一路”沿线、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等开展区域性劳动竞赛,同时联合业务部门开展A类基础设施、铁路项目专项劳动竞赛,通过联合考核、晾晒成绩、公开评比,不断提升竞赛实效,圆满完成了国家会展中心、杭州G20、青岛上合峰会主场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新疆乌鲁木齐机场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的建设任务,受到全国总工会、上海、山东、四川等省市总工会高度肯定。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八局将立功竞赛延伸至战疫一线,开展“大干90天”达产满产专项竞赛,唱响了“见物见人见精神”的竞赛主旋律,近十年来,八局有188个先进集体和195名先进个人在上海市立功竞赛表彰大会上受到上海市政府表彰,持续擦亮了八局竞赛名片。
加强示范引领 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中建八局工会坚持为奋斗者厚植发展沃土,搭平台、建机制,让广大职工“唱主角”,以“出成果、育人才、创经验”为目标,建立创新工作室“年初立项、过程考核、验收评比”管理机制,开展创新工作室“揭榜挂帅”活动,推进创新工作室星级评定工作,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1个创新工作室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0个创新工作室获评全国建筑行业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6个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创新工作室。2012年,八局在建筑行业率先启动创新工作室联盟工作,近年来打造了院士科学家、数字化转型、总承包管理等12大工作室联盟,建立了联盟经验总结、成果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交流机制,持续放大了1+1群再加1群的劳模效应,取得了有规模、有作为、有影响的成效。
强化培育提能 锻造堪当重任生力军
中建八局工会将职工技能竞赛作为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健全完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表彰激励”三位一体的竞赛机制,形成了立项管理、横向联动、纵向牵引、分级实施、层层选拔的竞赛体系,拓宽了职工技能提升渠道。2023年,联合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开放大学成立上海工匠学院中建八局分院、上海市鲁班学院,加快推进上海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同时,每年联动业务系统开展12大类20余项职工技能竞赛,有近7万人次参赛,涌现出140名局岗位技术标兵。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5名职工获得全国建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2名职工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6人荣获上海、广东、辽宁等省部级“技术能手”称号。积极承办首届全国建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镶贴工和BIM两项竞赛决赛,“一带一路”海外建设项目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会、上海职工镶贴工技能竞赛、青海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结构与建筑技能竞赛等具有影响力的大赛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打造了富有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和八局特色的竞赛品牌。
聚焦价值创造 点燃成果转化强引擎
中建八局工会先后举办了十届劳模创新论坛、五届“金点子”大赛、巾帼创新论坛、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大赛、女职工提素赋能擂台赛等,全员创新点燃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近50项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获评中国职工技术成果奖、首届全国建筑行业职工岗位创新成果奖,30余项成果获评上海、山东、江苏等地创新成果奖。
迈向新征程,彰显新担当,中建八局将深入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厚植新质生产力,释放发展新动能,为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