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回复: 0

南溪南村的发展之变

发表于 2024-5-2 07:33: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记者 季健明 田先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2日   第 01 版)
  “学起来,联起来。”安徽和浙江相距400公里的两个村,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牵引下,共谱乡村全面振兴的协奏曲。
  “小朋友们,要进窄巷了,小心脚下。”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村讲解员吴紫鹃叮嘱前来研学的孩子们排队慢行,领着他们走向小巷深处的汪家豆腐坊。
  明厨亮灶,一阵豆香飘来。汪家豆腐坊里,一对年轻夫妻将做好的豆腐压成豆干。做豆干的活儿,从清晨四五点开始。磨豆子、点豆腐、压豆干,加入卤水、调味,晾干后再封装……全套工序做完,再泡上第二天用的豆子,夫妻俩忙碌又充实。
  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南溪南村,豆制品制作技艺已传承800多年,农旅融合发展,则是从这几年起步。村里有了文创店、研学游、豆制品作坊观摩体验项目……许多像吴紫鹃这样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发展。
  为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黄山市委组织部与浙江省丽水市等地组织部门联系,选派乡村党组织负责人赴丽水等地农村开展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交流互动。南溪南村党支部书记吴小平是第一批成员,他来到距南溪南村约400公里的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现村充分发挥稻鱼共生系统的优势,通过引入第三方公司合作运营,研学、民宿发展迅速。“出来学,既要学干事的招,更要会找着力的‘点’。”吴小平说,“看到龙现村的发展模式,我们坚定了农旅融合发展的信心。起步难、要借力,得想法子引入专业力量。”
  吴小平没有等太久。黄山市积极对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优质资源,文旅领域是重点。在各级党组织帮助下,南溪南村与一家上海企业达成合作。“我们将古民居保护好、利用好,办餐饮店、文创店、非遗体验馆,还有豆制品作坊观摩体验等。研学的孩子来了,休闲的游客也多了。”南溪南村党支部副书记汪月好说。
  通过黄山和丽水两地组织部门协调,根据发展模式和村庄特点,南溪南村党支部又与丽水多个农村党组织建立联系,组织党员实地交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我们带来新机遇。”吴小平说。
  4月10日,上海市崇明区港西镇组织村干部到南溪南村参观学习,港西镇有多个村发展米糕加工产业,这次来是为了交流如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4月22日,在浙江省平湖市钟埭街道沈家弄村学习一周后,吴小平带着新的收获启程返回南溪南村。
  古村越千年,振兴正当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