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回复: 4

文摘精选《仁而不佞》

发表于 2024-5-3 09:51: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思维与智慧|作者:吕传彬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兵戎相对,争相称霸。乱世谋略多,思想上也百家争鸣,以至说客、谋士纵横天下,人才一时如过江之鲫。而这些人才大多有个共同点:口若悬河,能舌战群臣。

孔子口才也不错,但反对征战,主张治国应行“仁政”。他不喜欢太会讲场面话、阿谀奉承的人,曾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认为以虚伪态度整天说讨好的话,一点都不诚恳,这种人没什么仁心。我们应该发自内心,说适宜的话。

然而口才好跟逢迎谄媚是不同的。众所周知,孔子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贤人,更分:德行、文学、政事、言语四科十哲,其中宰予、子贡乃言语科的代表。宰予就是白天打瞌睡,被孔子批评“朽木不可雕也”那一位,但他说话逻辑清楚、言词典雅,且擅长外交辞令。

子贡姓名端木赐,孔子称他“瑚琏之器”,天资聪颖、性格坚定,且有才干、善于经商,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贡言语灵活,长于说服与评论,外交上曾以口才牵动五国之政,解救鲁国危难。

由上可见,说话技巧很重要,在那个时代尤其“吃香”。那么,没有口才怎么办?

“你的学生仲弓,嘴真是拙!”“那就是仲弓,不只贫贱,他爹还是个大窃贼!有那样的爹,孩子能好到哪里去?”

这些耳语、厥词,是冉雍的日常。冉雍,字仲弓,孔门四科是孔子亲自认证的,以德行居首,而冉雍是德行科的第四位成员;他还有着名的贤哲亲戚:冉求和冉伯牛。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用父亲行为不良来攻击他,加上出身贫贱,令他难免自卑。

孔子少不了对爱徒心理辅导,还用“犁牛之子,骍且角”形容他为头角端正的小牛,也就是“歹竹也能出好笋”的意思。况且父亲的行为,怎能算在儿子头上呢?于是在老师谆谆教诲和鼓励下,冉雍强化了自信心。

冉仲弓敬师爱学,谨记孔子教诲,养成存敬恕、重修身的敦厚宽宏个性,每每深思熟虑后,才会发言。不少人认为“雍也,仁而不佞”,说冉雍有仁德,口才却不好,是个大缺憾。孔子深不以为然,反驳说:“口才太好、伶牙俐齿的人,往往与人争辩,让他人讨厌。”所以听到“不佞”竟是冉雍的“不足”,孔子当然为他辩护。

冉雍铭记在心,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归来后,担任鲁国季孙氏总管时,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对百姓有很大的贡献。孔子早早就对他有“雍也可使南面”的赞誉,称其可以当官、称王,这可是其他弟子所没有的最高评价!

所以,口才不好又怎样?冉雍深得老师欣赏,成为孔门甚有成就的弟子之一。战国时的荀子也十分推崇,把冉雍和孔子并列为大儒。

品德,绝对比口才珍贵,焉能不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 12:22:5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 15:39:03 | 查看全部

回 1楼(zj66)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 17:56:45 | 查看全部
品德,绝对比口才珍贵,焉能不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 18:53:59 | 查看全部

回 3楼(dqqjk) 的帖子

冉雍和孔子并列为大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