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演唱会“调剂”,唱的哪一出

发表于 2024-5-9 14:45: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演唱会“调剂”,唱的哪一出

好不容易抢到票,付款后却发现“林俊杰”变成了“潘玮柏”,想退票则要收取50%的手续费。5月6日晚,有多位网友向社交媒体反映,在大麦网购买林俊杰南昌演唱会门票时疑似遭遇“跳票”,目前维权群里有50多个粉丝。对此,大麦网客服否认存在“跳票”问题。

到底是购票者误操作,还是平台故意“搭售”,一时难以判断。值得注意的是,演唱会遭遇“跳票”罗生门事件并不是头一桩。此前就有林俊杰“跳”成林志炫、林子祥,蔡依林“跳”成蔡健雅,还有直接“跳”错日期的。有网友调侃,怎么看个演唱会还要服从调剂?

“跳票”就是违约,是“挂羊头卖狗肉”。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平台当然没有理由随意进行“调剂”。退一步讲,哪怕平台不是故意“跳票”,面对多位购票者的维权诉求,也不该仗着自身优势地位,一句不存在“跳票”就甩锅给消费者,而应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积极调查,妥善处理。

如今的演唱会市场,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以来,随着文娱市场不断升温,各类演唱会呈现井喷式增长。然而,盛景之下难掩乱象,关于“柱子票”、天价“黄牛”票、歌手“假唱”或“不唱”等的争议不断浮出水面。各种演唱会维权投诉事件大幅度增加。

梳理这些乱象,可以一窥行业隐忧。

缺乏产品意识,漠视消费者权益。演唱会是一种文化消费,且是昂贵的消费。观众花了真金白银,就有权对演唱会的体验感、互动感和现场氛围提出要求。可如今一些经纪公司和演出方“恃宠而骄”,依靠卖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攫取暴利,在娱乐市场肆意收割“韭菜”,推出“假唱”“柱子票”等有瑕疵的产品,让消费者的观赏体验大打折扣,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平台方抢票退票不规范不透明。数据显示,2023年黑猫投诉平台演唱会相关投诉超2.7万条,其中退改票相关投诉超九成。国内演唱会售票主要集中在几大演出票务平台,比如大麦网市占率约70%。是否涉嫌“垄断”?这个问题需要思考。但无论如何,平台方不能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制定对消费者不利的交易条件,例如隐瞒信息或诱导消费者购买“山顶票” “柱子票”等,或者通过内部作弊为“黄牛”提供便利。

行业监管面临诸多挑战。演唱会市场出现爆发式反弹,加上涉及众多环节、流程,导致监管缺乏足够的人力和物力,难以全面覆盖庞大的演唱会市场。同时,对票务平台或“黄牛”乱象的监管打击等,也存在技术滞后、缺少有效手段的问题。

演艺市场繁荣来之不易。健康的演艺生态和消费者权益,应当被充分保护。把演唱会当作短期圈钱的机会,缺少好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不到位,都可能透支观众的热情与行业增长的潜力。行业当加强自律,提升产品意识、服务意识,监管也要提高能力及时出手,如此才能共同促进演艺市场规范有序、良性发展。(朱浙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