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带笔的“考试”
刘小强
“考试不用带笔。”这是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掘进三队质量标准化考试的新规定,既然是考试,为何不带笔呢? 8月2日,笔者带着迷惑走进了该队中……
以往,员工在质量标准化理论考试上,成绩一直不佳。能够取得90分以上的员工寥寥无几。但是,很多考试成绩不好的员工,却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应用安全质量标准,员工个人考试成绩不好和实际操作比较好,形成了一个怪圈。”
是员工故意装怪抵制考试呢?还是另有隐情呢?对于这个疑问,该队员工蔡能军对笔者一言道出天机。蔡能军说:“我字都写不起几个,让我把安全质量理论上的专业术语、符号、专业知识描述写个道道出来,难度的确大,但是我知道怎么按照标准干工作。”笔者翻阅了一下矿井质量标准化手册,厚厚800多页,上面涉及矿井通风、采掘、机电等六大专业,看来要想全部掌握里面的知识,对于大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的矿工,的确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坎。
“把各工种重点掌握的应知应会质量标准化知识,通过几个答案让员工去选择。至于其他专业知识,只需让员工了解就行了。”今年7月,该队通过查找分析问题,把原来全方位的理论笔试,改为针对实际工作环境情况出题考试。考试采取选择答案式的提问。即把一道考题提问出来,然后给被考员工几个可选择的答案,员工只需回答“选几”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员工学习质量标准化再也不用去死记硬背了,只要弄懂施工现场质量标准意思就行了。
该办法实施一月来,不仅该队员工质量标准化考试成绩大幅度上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成绩也优异。7月,该队创下515米集团掘进新纪录。
评述:员工提素需渐进
在煤矿,大多数员工们文化底子薄,叫他们像学生那样考专业性很强的理论,肯定不现实。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员工,而是让员工真正掌握标准知识,那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生产。但是,虽然以上人性化考试改革取得了一点的效果,从企业发展和员工提素长远来看,这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如今,该矿通过开办员工夜校、技工分校等培训机制,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升员工的文化基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打好培训机制这块地基,循序渐进,员工才能慢慢的培养成文武双全的新矿工。(刘小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