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回复: 0

用法律法规为AI技术“画”出规矩

发表于 2024-5-11 10:47: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月6日,全国首例“AI游戏外挂”案在江西鹰潭市余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王某合因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

“AI游戏外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实现作弊,比传统游戏外挂的功能性和隐蔽性更强。它会破坏网络游戏的公平环境,不仅损害玩家的利益,不利于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还威胁着网络的安全。

其实,游戏外挂从诞生起,就处在道德、规则和法律的对立面。使用游戏外挂是一种作弊行为,违反了游戏规则,为人所不齿,已被各个游戏平台明令禁止。而制作和销售游戏外挂更是涉嫌违法犯罪,触碰的是法律的红线。我国刑法明确规定,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人却将游戏外挂的歪主意又打到了AI技术上。这些犯罪分子通过出售“AI游戏外挂”来非法获利,赚得盆满钵满,可谓是典型的损人利己。此次宣判的全国首例“AI游戏外挂”案,其涉案金额就高达3000余万元,足见该违法产业链背后的暴利。

更让人感到讽刺的是,该案最初的报警人竟是这款“AI游戏外挂”的使用者。由于被游戏平台检测到使用外挂,这名玩家经营了十几年的游戏账号被长期封禁,损失惨重之下愤而报警。这一细节,也再次为使用、制作和销售“AI游戏外挂”的人都敲响了警钟——再新的技术也照样无法逃脱监测,只要违法违规,就一定会被惩戒,不要心存侥幸。

首例“AI游戏外挂”案带来的警示,同样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随着AI技术的全面爆发,与其有关的社会、伦理、安全和法律问题都值得探讨和关注。我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其使用的边界,不仅要对AI技术的应用加强管理和把关,更要从法律法规的层面进行研判,避免一些人把新技术当做牟取非法利润的工具。

2023年8月,由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制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已有多名代表提出关于制定人工智能法的议案。AI技术的发展要有奔跑起来的勇气,但绝不能有乱跑的习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