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回复: 0

重庆将建设文物考古保护基地 打造考古研学新去处

发表于 2024-5-12 08:34: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10日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为进一步推进该市考古资料整理及文物修复工作,打造文物活化利用的典范、考古研学的新去处,重庆将在潼南区打造“重庆文物考古保护基地”。
当天,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利用潼南区上和镇原后沟村小学现有建筑,改造建设“重庆文物考古保护基地”。改建后的项目占地面积6172.49平方米,将设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室、考古整理研究室、石质文物存放展示区、古建保护陈列区及相关配套设施。

图为重庆文物考古保护基地签约仪式。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据介绍,潼南区文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以“千佛寺摩崖造像”为代表的石窟寺遗存在重庆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累计向潼南区文物机构移交考古出土文物2100余件,有力支持了潼南区的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事业,也为此次基地的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说,“重庆文物考古保护基地”项目作为重庆首个依托区县,集文物考古、保护修复、展示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物保护专业基地,将成为市、区两级文物事业紧密联动、合作共赢的典型案例,将重点发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出土文物修复的专业特长,进一步带动区县文物保护业务能力成长。项目建成后,也将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进一步提升潼南区的区域文化影响力。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幸军指出,“重庆文物考古保护基地”项目是文物活化利用与国有资产盘活有机结合的积极尝试,也是立足潼南、辐射渝西,进一步提升重庆文物保护与传承水平的创新之举。期待各方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共同提升考古研究质效,赋能文物与产业发展,积极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展公众考古教育宣传、研学旅行、文创开发等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工作,实现考古学科与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钟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