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如何让好花常开 好景常在
在春天的末尾,夏天的序章,云南各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打卡完昆明教场中路的蓝花楹,或许又可徒步至轿子雪山山间步道看高山杜鹃。
云南是著名的杜鹃之乡,全世界杜鹃花共计1140余种,我国拥有560余种,而云南省就有320种,品种多、颜色多、形态多,为云南的春与夏增添了别样风光。高山杜鹃遍布于高山、草甸等地,一般都是自然风光好,远离人烟之处,好花盛放之际,也带来了旅游的旺季。为高山杜鹃打造的旅游产品一般是徒步游、自驾游等。例如,每年5月、6月的千湖山,藏着香格里拉最壮观的杜鹃花海,关于此地的徒步路线、餐饮服务就被开发出来了,吸引了一波户外运动爱好者。花开有时,又具有自然景观所需的观赏价值,依托好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是常规的思路。
如今,在科技的助力下,高山杜鹃还多了一条发展赛道。2011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组建了高山杜鹃研发团队,在研究员李世峰的领衔下,团队通过解析各品种杜鹃的基因组,建立数据库,研发专利技术,成功将品种选育周期缩短2至4年,将杜鹃成苗率提高15%至20%,实现了种苗高效扩繁,同时,一举解决杜鹃盆花开花期集中、开花时间短的问题,让杜鹃盆花四季都能尽情绽放。科技赋能,从品种培育入手,一是在全省一些州市进行了产业布局,二是盆花让“美丽”可以卖得出,产生更好的经济收益。好花常开,丰富了“花”的供给,拓宽了产业的模式。
我们要根据这一花卉产业的特性,持续深入开发旅游产品,合适与乡村发展结合的地点,就可同步发展农文旅,合适开发徒步的,就可以开发长线旅游产品,例如两个地区可以联动开发,出发地与抵达地共担风险,共享效益;从产品形态来说,可以是包括吃住行的产品,也可以是打造一些适宜拍照的场景,还有的地区适宜打造研学产品,以此普及植物和生态知识……
好花常开,好景常在,需要开拓思路,延伸服务,让“美丽”为当地带来文旅发展的更多可能和广阔空间。(朱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