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回复: 0

新疆铁门关市:戈壁设施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发表于 2024-5-18 08:16: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史玉江 李春霞)初夏时节,在新疆铁门关市三十一团的茫茫戈壁上,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自空中俯瞰,场面壮观。




冷棚内,前期试种的菌棒上已经长出新鲜蘑菇。李春霞 摄

  16日,记者走进三十一团福兴罗杨菌菇产业园看到,产业园业务用房、生产车间、50座冷棚及室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工人们正在生产菌棒,然后将菌棒整齐摆放于冷棚内。一些前期试种的菌棒上已经长出新鲜蘑菇。

工人们正在生产菌棒。李春霞 摄
  福兴罗杨菌菇产业园是依托河北援疆资金建设的戈壁设施农业项目,由三十一团英库勒资产管理公司与福建客商合作经营,总投资500万元。
  “建这个产业园可以改变团场目前产业比较单一、职工增收致富渠道比较少的现状,同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福兴罗杨菌菇园负责人吴宗宝告诉记者,产业园将给50余人提供稳定就业。
  菌棒所需的主要材料为棉籽壳。三十一团是植棉大团,有着丰富的原材料。该产业园计划依托现有的菌菇棚产生盈利,将带动全团形成产业化发展之路。

三十一团福兴罗杨菌菇产业园计划依托现有的菌菇棚产生盈利,带动全团形成产业化发展之路。李春霞 摄
  吴宗宝表示,目前产业园里主要的品种是茶树菇,后期会增加香菇、白木耳、猴头菇、羊肚菌等适应本地气候和条件的品种。“现在种的是茶树菇,4月20日点的种,预计6月20日可以上市,到时候本地的‘菜篮子’会丰富一些,销售价格大约在每公斤12元。”
  来自福建古田的客商刘其灼告诉记者,福建是盛产菌菇的地方,有固定销售渠道,“这里生产的食用菌,除了供应本地职工群众和周边地区外,将进行深加工,销售至福建。”
  丰富的光热条件、广袤的戈壁沙漠,为铁门关市发展设施农业带来天时、地利优势,昔日不毛之地正变身“菜篮子”“果盘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