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得知我们班将去安徽秋蒲旅游这个消息的时候,“秋蒲”这两个字深深吸引了我,一个由季节和植物组合而成的地名,是多么的少见,这是否意味将带给我们的是一场犹如秋天童话般的惊喜呢?
在无比的激动与期待中,我们终于出发了,抛开了工作和生活的繁杂,告别了水泥森林,我们迎来了青山绿水,迎来了白墙黑瓦,一场五彩斑斓的欢乐之旅由此展开。我们的行程第一站是被驴友们称“户外天堂”百丈崖。一进景区,一股潮湿清凉的泥土芬芳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流水声迎面而来,让炎热的我们精神为之一振,大感清爽。顺着蜿蜒的石阶,一条曲折绵长的小溪在浅浅的山谷,在葱绿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溪流很宽,溪水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缓缓地向前流动,清澈的溪水里不时可见欢快的鱼儿来回的嬉戏,银色的鱼鳞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道道白光,给溪水平添了一丝灵动。蜿蜒的两岸尽是些奇型怪状的鹅卵石,在石头缝里间或夹杂着些青的草黄的花,刹是好看。一路走上去,路变陡峭了,溪流也变的遄急起来,我们也陆续遇到了攀岩、滑索、泛筏、过情人桥、走钢丝等户外项目,这着实考验了一下每个人的协调、平衡、体力以及勇气,路途中我们不时听到有关同伴掉到水里衣服淋得透湿的小道消息,这在让我们忍俊不止的同时,也不由打起十二分精神,分外小心。而在这所有的户外活动中,最为难过的当属梅花桩了。梅花桩是在一个水潭上拉两根钢丝绳,钢丝绳间是用一组组铁链串连起来的木桩连接起来的,木桩完全靠活动铁链固定,且大部分在水下,在遄急水流的冲击下,前后左右不停摇晃,人站在上面得双手使劲抓紧钢丝绳,把重心放在钢丝绳上,然后瞄准木桩的位置伸出脚小心的试探,直到脚放稳了才敢松开一只手抓住更远的钢丝绳。就这样手脚并用,相互交错的蜗牛般的向前移动,有的人还没有到到终点就累得筋疲力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界,这时候就只有坚持了,而一场梅花桩走下来,衣服早就被溅起的水花和吓出的冷汗给浸得透湿。在百丈崖的尽头是一个垂直落差100多米的陡峭悬崖,连日的降水让悬崖正中低洼处的瀑水犹如一条银色的蛟龙汹涌而下,而雪白的水花和青褐的岩石亲密的接触,绽放出朵朵如积雪般的水雾,在万道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道七彩霓虹,蔚为壮观。下山的疲惫和不舍就不需要一一描述了,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空中飞人,这个其实就是在两个山谷间拉一根近百米的钢索,游人戴好安全带站在高处,只要轻轻一滑,几百米的距离迅间就到了,很是惊险刺激,就是时间太短了,也没有留下好的相片,大有点朱八戒吃人参果的味道。
累出了一身汗,渴望清凉的我们对第二站秋蒲漂流的期待更高了。大巴还未停稳,有的人就换好衣服冲了下去,想和秋蒲河亲密接触一番。如果说百丈崖的水用轻盈灵动来形容的话,那么碧绿的秋蒲河水更像深藏在闺中不被人知的小家碧玉,于青山绿树间透露出宁静秀美的韵味。而诗仙李白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的《秋浦歌十七首》,已然成为秋浦仙境之魂,这条美丽而多情的秋浦河也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穿好救身衣,坐上橡皮艇,拿好船桨,我们从螺旋状的导流槽顺漂而下,皮艇激溅起的水花让我们享受到夏日里难得的清凉,大感惬意。当我们泛舟河中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河面的宽阔,河水是清的、静的、透的,河底碧绿的水草随着水流不时变换着形状,让兴奋的我们逐渐安静下来。由于河道的平缓,整个河面犹如一个碧绿的镜子,我们甚至感受不到河水的流动,在不知不觉中“轻舟已过万重山”,而我们如同观看诗画般的无声电影把两岸旖旎的自然风光尽收眼底。在一个拐弯处,河道突然变得狭窄起来,两岸石头也多了起来,水流很遄急,橡皮艇也变得难以控制起来,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水流带到岸边的石头丛去。我们也顿时紧张起来,两个人拿着桨各自使劲的划起来,由于经验少再加上配合不当,橡皮艇,就是不按照我们的方向前进,在水里团团转,我们也只好随波逐流,任凭老天爷处置了。在漂流的过程中,最好玩的莫过于打水仗了。每当两个船靠近的时候,大家就悄悄准备好船桨、水枪了,趁对方不注意发起突然袭击,战斗就这样打响了。有的直接用手,而更有甚者直接跳到水里来偷袭,在呐喊声、嬉闹声、水花声中,我们仿佛一下子都年轻了十几岁,都回到了童年。
经过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漂流,我们浑身湿漉漉的坐上了开往石台县的大巴,而在那里有丰盛的晚餐和舒适的床正在等着我们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