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0

从“探厂记”看中国制造的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4-5-22 14:40: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从“探厂记”看中国制造的星辰大海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从平价到高端,从大众市场到细分领域,庞大且多元的需求,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我国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又以强大的供给能力回应着需求。这样的互相刺激下,中国制造的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随手一拍都是一份精彩。

今年以来,探厂视频在网上悄然兴起。顾名思义,视频主要是博主对一些工厂生产过程的原生态呈现,进而吸引外界对产品的关注和采购。目前,鞋服、首饰、家纺、食品、电子等日常大众消费品领域,几乎都有博主进行探访。评论区里,“想下单”“求供货”等留言促成着一场场消费者和工厂的双向奔赴。

探厂视频为什么火了?需求推动是绕不开的一条。从个人层面看,很多消费者愈发不愿为品牌溢价埋单,转而寻求质量上乘、价格亲民的高性价比商品。通过探厂博主的走访选品,消费者能够更顺畅地买到心仪好物。从行业层面看,博主们对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直观呈现以及网络平台的精准推送,可以帮助产业链上的主体更快找到合作伙伴,特别是瞄准“出海”的中小企业,正需要一个被看见的契机。从情绪价值看,我们的生活被中国制造支撑,却鲜有人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循着博主的镜头去了解“冷知识”,不失为一种乐趣。多方面需求的共同作用,推动着探厂视频成为网络平台上的一条新赛道。

借由探厂视频,日常紧闭的工厂大门向大众打开,亮点满满的画面刷新着许多人对中国制造的认知。比如,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牛奶工厂里鲜见工人,更没有挤奶、装奶等环节,而是“机械员工”有条不紊地忙碌,全程看不到一滴奶。比如,供给响应的灵敏化。这边演唱会市场走热,那边全彩LED大屏等新需求就被迅速捕捉,进而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供给。比如,品质把控的精细化。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拉链,厂商也要在底座是直角还是圆弧等细节上反复打磨,以求品质“内卷”下的突围……这些生动鲜活的一手内容,不仅让人对中国制造有了更为具象真切的认识,也悄然展示出我们国家的制造实力。

以更大视野来看,上述种种只是惊鸿一瞥。在那些不曾为人瞩目的日子里,中国制造从未停下脚步,而是一直拔节生长。新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这为中国制造的提质升级奠定了技术基础、明确了发展方向。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时我国积贫积弱的情况不同,一个强起来的中国具备抓住这次工业革命机遇的产业基础条件。同时,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从平价到高端,从大众市场到细分领域,庞大且多元的需求,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我国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又以强大的供给能力回应着需求。这样的互相刺激下,中国制造的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随手一拍都是一份精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特别是大浪淘沙的消费市场,向来要靠硬实力立足。一路成长的中国制造,逐渐扔掉“低廉”“山寨”等标签,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口碑。一项来自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国风流行,国潮涌动,如今国人的购物车里超过8成的商品都是国货。这种改变同样发生在海外。毋庸讳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些海外消费者一提中国制造,想到的就是鞋帽袜子,如今“中国质造”“中国智造”乘势而上,满足着海外消费者从“能用”“实用”到“好用”“爱用”的升级需求。中欧国家的街道上行驶着中国制造的电动巴士,西欧家庭的客厅中放着中国制造的可折叠激光电视,透过世界货架上的中国制造之变,中国品牌形象也在悄然焕新。

于一国发展而言,制造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骨架;在全球竞争之中,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掌控技术话语权、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这一攸关国计民生的领域,理应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探厂记”等宣传新形式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它们展示了实体经济的魅力,更坚定着夯基固本的社会共识。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暗流涌动,经济合作的大门在政治之手的操弄下说关就关。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态势明显,贸易政策、科技政策不断调整,技术合作的不确定性增多,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制造业“必保”的极端重要。全社会一起努力,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当中国制造“骨骼”更强健,新增长极定会加速涌动,我们应对外部风险的腰杆子才能更硬。

5000平方米,10347个货架,91万件货,如此大的仓储承载量则仅需3个员工操控机器完成即可。“这和我印象中黑乎乎、需要人工搬运的仓库完全不一样。”在一期探厂视频中,主持人大开眼界、由衷感慨。中国制造还有太多惊喜不为外界所知。不断跋涉,不断超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一定会不断实现。(范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