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回复: 0

政务新媒体既要“减”更要“加”

发表于 2024-5-23 14:42: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政务新媒体既要“减”更要“加”

今年以来,各地政务新媒体账号集中关停引发广泛关注。此轮政务新媒体账号集中“瘦身”的背景主要源自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以及2023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

从2009年国内首个政务微博账号“桃源网”开通至今,政务新媒体已经发展了10多个年头,逐渐形成了由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客户端(App)、短视频号等组成的政务新媒体传播矩阵。政务新媒体在信息发布、解读回应、政民互动、办事服务等方面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有效推动政声民意在互联网上同频共振。

不过也有一些政务新媒体账号存在管理维护不力、更新不及时、发布内容多为转载且重复、阅读量低、无互动无服务的现象,造成公共资源浪费、增加基层负担,有损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政务新媒体代表政府形象,因此,政务新媒体账号的关停要以是否有效满足群众需求为标尺,对脱离群众、疏于管理的政务新媒体做“减法”,在为群众服务上做“加法”。政务新媒体账号的关停既要避免“一刀切”,把握好关停的标准,又要避免关停后万事大吉的思维。毕竟,此番集中关停不是目的,继续提质增效,做好为民服务的“加法”才是根本。

互联网时代,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门等积极主动拥抱新媒体是必然趋势。政务新媒体既要“减”更要“加”,用好“加减法”推动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政务新媒体发展行稳致远,才能更好地拉近政府和群众的距离,促进基层治理更加高效透明。(伍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