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起保安全”专栏
不能让“赶工期”成为安全“杀手”
■ 赵 华
在对“7·23”事故进一步调查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分析,高铁建设是否存在“赶工期”现象,成为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纷纷呼吁:不能让“赶工期”成为工程建设的“安全杀手”!
有着“亚洲第一站”之称的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开通不到10天,其北广场已有数千平方米的地砖就被施工人员全部敲碎,拟重新铺设。南京南站建设单位、南京铁路工程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因要赶在“七一”前通车,北广场原先铺设的地砖为“临时设施”,砸掉重做恰恰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对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郭尚函判断说,这是“赶工期”惹的祸;在调查高铁事故时,一家外资高铁物资供应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外300公里高铁要修十年,现在国内两年就要完成,抢工期问题非常严重。为抢工期把没经过培训的沿线农民拉过来就干活的现象在一些施工单位屡见不鲜。
在铁道部日前召开的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座谈会上,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要求,要严格执行铁路建设项目工期,尊重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工期安排,不得随意压缩工期。同时要确保高铁运营绝对安全,提高高铁设备质量和运输组织水平,提高高铁应急处置能力。
因为“赶工期”而造成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在其他行业也同样存在。山西王家岭特大透水事故在发生前就发现了透水问题,是工程领导者因怕影响工程进度而让工人继续冒险施工的,抢工期、“永争第一”成为这起恶性事故的肇事元凶。人们为何要“赶工期”?这不能不说与一种导向有关。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人们经常将“赶工期”作为某项工程政绩来说,如某项工程竣工比计划提前了多少天、节约了多少工程投资等等。却没有好好想想,赶工期往往是以牺牲质量、安全为代价的,抢进度往往“抢掉”的就是安全。有的工程为赶工期偷工减料、野蛮施工、疲劳施工,有了安全隐患也不及时整改。这种“赶工期”的做法贻害无穷。
当然,如果有的工程因特殊情况的确需要“赶工期”,那么,则应该比平时更加注意安全防范,首先,要在原来施工安全预案的基础上,结合“赶工期”过程中的一些新变化、新情况,相应增加安全预案的内容;其次,要加强“赶工期”过程中的安全教育监督,提前召开安全教育防范动员会,相应增加安全监管人员,提醒和监督施工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第三,坚决杜绝“赶工期”过程中的违章指挥。管理决策者应该在“赶工期”过程中保持清醒头脑,把确保施工安全放在首位。
“轻伤不下火线”疑似“三违”
■ 杨振 李芳芳
“大家注意啦!在今天的会议上,我要批评一个人,那就是武传章班长。昨天他在巷道修耙岩机时砸伤了脚还坚持工作,为此工区对其提出通报批评。”8月2日一大早,山东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张山子二矿采掘二区主管工区长王兆伦在早班职工班前会上的开场白,顿时引来众人议论。
原来,8月1日上午9时,该区钳工班班长武传章在41102掘进面更换耙岩机配件时,不慎被掉下的配件砸伤右脚趾。为了不影响掘进施工,他忍着痛把耙岩机修理好,并第二天一咬牙,准时来到了工区按时上班。武班长轻伤不下火线的行为感动着许多组员,于是,有组员将此作为先进事迹向王区长作了汇报,想不到却被王区长一通批评。
王兆伦在认真分析了武传章受伤的具体原因并帮他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后,严肃地强调:人受伤后,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精力分散,尤其是在井下施工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带伤上班不但不能搞好工作,反而会对自己和别人的安全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职工受伤后本应休息疗伤,如果带伤工作,实际上就是带着隐患上岗作业。今后轻伤不下火线就是“三违”!
“以前我错误地认为‘轻伤不下火线’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值得赞扬。今天通过这事,我明白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天天讲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带伤入井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同大伙一样感到非常震撼的该区青工庄伟年道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
争分夺秒提升作业标准执行力  
“7·23”事故发生后,西安东车辆段宝鸡东运用车间工长李永伟在班前抽问的基础上,利用工间休时间向工友讲述局、段、车间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重点、安全关键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并通过讲事故案例、吸取教训,结合自身岗位对标准、查隐患的方式强化班组工友的安全责任意识,提升作业标准执行力,确保货物列车的运输安全。图为8月2日李永伟向工友讲述事故案例及局、段、车间工作重点的场景。贾智炜 摄
李子垭南煤矿建立隐患整改责任制
■ 李晓波
“隐患整改涉及到我们在现场每个人的作业安全问题,为此,矿里制定了严格的隐患整改责任制。六月安全月,就因我们有三条隐患未及时整改,被矿长在安全办公会上点名批评,队长、书记、技术员每人被罚300元/条,900元才刚刚是开始,企业文化、双基、党建、工会群安、劳动竞赛等考核本来眼看着是可以得奖的,也因为这三条隐患未整改扣分失去了机会,一下子损失就数以万计了,你们说,隐患整改问题我们能不能掉以轻心?”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采煤三队队长夏可国在8月2日召开的职工安全政治学习会上给职工们算了一笔隐患整改经济账。
为了延续上半年良好的安全态势,确保矿井全年无重伤及以上事故,李子垭南煤矿决战后七个月及时出台了“隐患整改责任制”,井下现场跟带班人员、工会群安查岗人员在现场发现的无法立即整改的重大隐患,提出整改意见,限定整改日期,出井后在安监部汇总由安监部发到各连队。经复查,各连队如不按工程质量要求按期整改,将按每条300元对连队队长、书记、技术员进行处罚。同时根据年初出台的安全包保制度,对基层连队安全管理工作负有督促及技术指导责任的安全包保责任部门负责人按每条200元进行处罚。在季度考核时还将隐患整改情况纳入企业文化、党建、双基、工会及“立足岗位作贡献、建功立业促发展”劳动竞赛考核。对矿上组织的每周安全巡检发现的安全隐患实行考核处罚,即发现一条隐患处罚责任连队队长、书记、专业组组长600元,专业组副组长、部门包保人员500元。
隐患整改责任制将隐患整改责任直接落到了隐患发生责任区域责任连队行政负责人和包保责任人头上,并加重了责任处罚力度,使得连队和部门不得不从现场管理着手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7月份,因为隐患排查和整改到位,李子垭南煤矿全矿井隐患整改率达到了100%,杜绝了三违及轻伤以上事故。
要防职工“情绪中暑”
■ 游震宇
有关资料显示: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容易发生“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一是情绪烦躁,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火,自己觉得心烦意乱,不能静心思考问题,经常丢三落四。二是心境低落,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三是行为古怪,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
笔者认为,防范职工“情绪中暑”的工作刻不容缓,管理者们应及时把握职工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特别是生产一线的班组管理人员要采取“三多”措施:多看,看职工工作时的神情是否专注或烦躁,看午餐时的食欲是否正常。多听,听职工谈话时语气的变化,听职工间发生矛盾或因考核带来情绪波动时的表现。多了解,了解职工的家庭是否有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大事发生等等。借此及时掌握职工所思所想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疏导和解难帮困工作,消除产生“情绪中暑”的诱因。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职工自我预防“情绪中暑”方式、方法的宣传,让职工在暑期进行自我调节和心理调节。比如调整起居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吃开胃食品,避免吃过凉的食物等。在心理方面,少想烦心事,多想愉快事,保持幽默愉快的心情,就可以忘却夏日炎热。 |